古代西亞兩河流域國傢。由居住在兩河流域南部的迦勒底人於西元前626年所建,前539年為阿赫美尼德波斯帝國滅亡。

  前626年,巴比倫軍官那波帕拉薩自立為巴比倫王(前626~前605年在位),後與米底結成聯盟,在前612年攻陷尼尼微,滅亞述帝國。前586年,其繼承者尼佈甲尼撒二世(前604~前562年在位)滅猶太王國,將大批猶太人俘至巴比倫城,此即所謂“巴比倫之囚”。在尼佈佈甲尼撒二世統治時期,王國處於極盛階段。首都巴比倫城成為當時城市的典范,其伊斯塔門、王宮步道等是古代兩河流域藝術的傑作。傳說中尼佈甲尼撒二世建造的“空中花園”,後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尼佈甲尼撒二世之後第4王為新巴比倫王國末代王那佈尼德(前555~前539年在位),他改革國傢宗教政策,開發阿拉伯沙漠地區。前539年,波斯王居魯士二世攻陷巴比倫城,新巴比倫王國滅亡。

  新巴比倫王國統治時期,天文學等學科迅速發展,精確的天文觀測記錄出現,迦勒底人也因此被希臘人尊稱為“天文學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