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傢、教育傢。字子瑜,生於福建晉江,卒於臺北。1917年畢業於北京協和大學(燕京大學前身),先後任教於福建泉州培元中學和燕京大學。1923年赴美國深造,1926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1926~1937年任燕京大學物理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1937~1939年任湖南大學物理系教授、唐山交通大學(時遷至長沙)教授;1939~1946年先後任廈門大學數理系教授、系主任、理學院院長、教務長;1946年任聘為菲律賓馬尼拉東方大學教授,直到1968年退休休。退休後移居臺灣。

  1925年前後,謝玉銘在美國芝加哥大學隨A.A.邁克耳孫從事光的幹涉研究。1932~1934年間,應邀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任客座教授。其間,他和W.V.休斯頓合作研究氫原子光譜巴耳末系精細結構。起初是要測定精細結構常數α。其時實驗認為,α=e2/ћc=1/137(e為電子電量,ћ為普朗克常數ћ除以2π,c為光速)。氫原子巴耳末線系是對應於主量子數n=3、4…的較高能級躍遷到n=2能級的譜線,每一條線都有選擇定則確定的5個精細結構。這些精細譜線彼此間隔很小、強度各異,表觀上成一頻率差為Δν的雙峰。謝玉銘及其合作者稱它為紫峰紅峰。從理論上可以算出雙峰的Δν。謝玉銘及其合作者依據實驗測定的這一頻率差比理論計算值小,相當於α=1/139.9。由於α是由3個已經精確測定的普適常數所決定的,如此之大的差異令人難以接受。而謝玉銘的實驗精度又足於排除這一差異的實驗根源。這樣,謝玉銘及其合作者大膽提出:“產生這個差異的原因,可能是計算能級時,沒有考慮電子和它的輻射場之間的相互作用。”用今天的話說,也就是忽略瞭自具能。他們的實驗完全正確,他們的提議正是1947~1948年量子電動力學重正化理論的主要發展方向。1947年,W.E.蘭姆等人以微波共振法研究氫原子光譜,發現n=2的兩個能級確有頻率差,相當於能量為4.4×106電子伏的移位。這個所謂的蘭姆移位曾引起物理學界的震驚,蘭姆因此獲1955年諾貝爾獎。不久,H.A.貝特在理論上完成自具能修正計算,從而導致重正化理論的發展。今天才發現並承認,謝玉銘和休斯頓是最早用光學方法觀測到“蘭姆移位”的人。

  謝玉銘對早期燕京大學物理系、抗戰時期廈門大學數理系和理學院的建設作出瞭重要貢獻。他和C.H.郭察理合編的《物理學原理及其應用》《物理學實驗》將基本原理和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結合在一起,對於啟發學生幫助極大,成為20世紀30年代前後的物理學優秀教材,曾受到美國教育學傢J.杜威的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