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導演。江蘇清江人。1940年參加新四軍。1950年在中央電影局表演藝術研究所任教員兼表演系副主任。1956年任北京電影演員劇團副團長。1959年獨立導演影片《無名島》。1960年,導演瞭《暴風驟雨》。1963年根據柔石的小說《二月》改編、導演《早春二月》,在民族化與電影表現手法相結合方面作出瞭成績。次年改編、導演《千萬不要忘記》。20世紀70年代相繼拍攝現代京劇舞臺藝術片《智取威虎山》(1970))、《龍江頌》(1972)、《海港》(1972)、《杜鵑山》(1974)。1975年,改編、導演《海霞》。1978年聯合導演《大河奔流》(上、下集)。1980年導演《今夜星光燦爛》。1981年聯合導演《知音》。其後編導影片《包氏父子》(1983)、《清水灣,淡水灣》(1984)。1988~1989年導演的《紅樓夢》獲1989年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獎。90年代有代表作《月落玉長河》。他的導演藝術既有濃鬱的民族特色,又有新穎脫俗的藝術魅力,能將深刻的思想內容、縝密的情節結構、精細的人物刻畫、優美的抒情色彩和精致的詩畫意境融會在一起。1985年當選為中國電影傢協會副主席,1998年任主席。出版有《謝鐵驪談電影藝術》、《謝鐵驪劇作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