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詩人。生於君士坦丁堡,卒於巴黎。父親是呢絨批發商,後被派往摩洛哥任總領事。母親屬希臘血統,在巴黎主持“希臘”沙龍,對希臘文化有很高的修養。謝尼耶自認為希臘後裔,並熱愛希臘。1778年起在母親的影響下開始寫作。1782年曾短期參加軍隊,1787年起在法國駐倫敦大使館任秘書。法國大革命爆發後,他於1791年回國,採取“溫和派”的政治立場。1794年3月被捕入獄,7月被送上斷頭臺。

  謝尼耶是法國詩歌史上的一位承前啟後的重要要詩人,他的詩大部分寫於1783~1790年間,大致可分為悲歌、牧歌、田園詩和科學詩。悲歌以寫個人的愛情為主,牧歌和田園詩多以古希臘的風光為背景。他的作品大多是後人從他的遺稿中整理編輯而成,主要有《悲歌集》和《牧歌和田園詩集》。其中著名詩篇有寫於獄中的《年輕的女囚》、歌頌希臘詩人荷馬的長詩《盲人》和《乞丐》,以及仿效古希臘詩體的幾首“長短句”。他的詩歌在題材與格律方面受希臘文學的影響,飽含著悲愴和痛苦,具有浪漫主義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