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戲劇傢。生於愛爾蘭都柏林,卒於倫敦。父親是演員、作傢,母親也寫過很成功的小說和劇本。先入哈羅公學,後學法律。從1775年第一部劇本上演直到1779年,共寫瞭7個劇本。自1776~1809年一直經營著名的珠瑞巷劇院。1777年經S.詹森(1709~1784)介紹,加入“文學俱樂部”。1780年以後主要從事政治活動,當過議員,並在外交部、財政部和海軍內擔任過重要職務。謝裏丹晚年因債務被捕,又患腦病,死後葬於威斯敏斯特教堂。

  《情敵》(1775)是他最早的喜劇,寫一個受感傷文學影響的富傢女幻想和一個窮軍官私奔,而這窮軍官卻是一個貴族青年投女方所好喬裝的。同年又上演《聖帕特裡克節日》和《少女的監護人》,前者是兩幕滑稽劇,寫軍官愚弄情人的父親並贏得情人;後者是喜歌劇,情節與前者相似,風行一時。但兩劇的成就都不及《情敵》。《造謠學校》(1777)是謝裡丹的最佳喜劇,以遊手好閑、慣會造謠的上流社會為背景,寫兩兄弟在愛情問題上一個虛偽而道貌岸然,另一個真誠而放蕩不羈;人物生動,情節富於喜劇性,結構縝密,語言犀利明快,沒有17世紀喜劇的穢詞。

  同年上演的《斯卡巴勒之行》根據17世紀末劇作傢J.范佈勒(1664~1726)的喜劇《失足》改編而成。《批評傢》(1779)以排演劇本為情節,諷刺流行的悲劇和感傷劇,也是謝裡丹的佳作。20年後上演的悲劇《皮紮羅》(1799)由同時代德國劇作傢A.von科采佈(1761~1819)的《秘魯的西班牙人》改編而成,據傳是謝裡丹手筆。演出十分成功,又譯回德文,以充滿愛國熱情見稱(當時英國受到法國入侵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