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蒙古族曲藝曲種。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其他省區蒙古族聚居區。是在繼承蒙古族民間藝術幽默諷刺傳統的基礎上,吸收漢族相聲的一些表演手法,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發展形成的。用蒙古族語言表演,以說為主,兼有學、唱,講求逗樂。節目通常以辛辣的語言諷刺和鞭撻社會上的醜惡現象,或以幽默的語言謳歌和讚頌美好的事物,使人們在笑聲中得到啟示和教益。其表演語言的運用,有散有韻,散韻結合,廣泛汲取蒙古族的民間諺語、俗語和笑話,採用排比、對比、誇張、雙關等修辭手段,表達思想,體體現主題。演出形式多為二人對話的“對口”形式。比較優秀的代表性節目有《好相識》、《松樹》和《愛情之歌》等,也有一些從漢語相聲編譯過來即移植演出的段子。

笑嗑亞熱演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