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藏族民間歌舞。藏語稱“嘎諧”,意為圓圈舞。因以牛角胡或二胡在隊前領舞伴奏,故俗稱“弦子”。主要流傳於四川巴塘、雲南中甸、西藏昌都一帶,以巴塘弦子最負盛名。相傳因巴塘地處康藏要道,受漢民族舞蹈影響,17世紀時,當地鍋莊加用胡琴伴奏,舞蹈、曲調隨之變化,逐步演變而成。每逢喜慶佳節,集會野營、勞動之餘,人們聚集在“林卡”(林中空地)或壩子表演。男女不拘,人數不限。首先由一人操牛角胡站在排頭,拉起胡琴邊奏邊唱唱邊舞,眾人魚貫而入,揮袖翩翩起舞。舞時成圓圈隊形,順時針方向行進。舞蹈柔美、舒展流暢。歌詞內容多以藍天、日月、雪山、雄獅等進行比喻,表達愛情,歌頌自然景物,歌頌傢鄉。伴奏樂器除胡琴外,還有串鈴、笛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