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貫法國首都巴黎的東西大幹道。東起協和廣場,西至星形廣場,全長1 800多米,最寬處約120米。街名在法文中意為田園樂土。這裏原是一片低窪潮濕的空地,17世紀路易十四在位時,大加綠化造林,使之成為專供宮廷貴族遊樂的禁區。後來由圖勒裏公園的東西軸線向西延伸,建成近1千米的林蔭道。以後又加擴展。1709年正式命名為香榭麗舍大街。1828年由巴黎市政府接管。整個大街以南北走向的隆佈萬街為界,劃分為風格迥異的東西西兩段:東段長700多米,一排排梧桐樹蒼翠茂盛,街心花園裡鮮花爭妍,體現瞭幽靜的田園風光;西段長1 000多米,為人流熙攘的鬧市區。大街東端的協和廣場上,矗立有埃及盧克索神廟的方尖碑;西端星形廣場,有雄偉的凱旋門。西段林蔭道兩側則有巴黎最繁華的百貨公司、時裝店、大銀行、電影院、酒吧間、咖啡館和夜總會等。大街附近還有波旁宮、圖勒裡公園、盧浮宮、瑪德琳娜大教堂、愛麗舍宮和市府大廈等名勝古跡。法國的一些重大節日慶典,如國慶閱兵式、新年聯歡會等多以這條大街為中心舉行。

香榭麗舍大街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