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由華僑集資創辦的第一傢民族資本大型百貨公司。1900年1月,澳大利亞悉尼華僑馬應彪等12人集資2.5萬港幣,在香港創辦先施公司。1909年向香港政府註冊,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增資至20萬港幣。1912年在廣州設立先施公司,資本40萬港幣。1914年在上海設立先施公司,資本200萬港幣。1917年在新加坡設支店(1923年結束),並在日本神戶設辦莊(1920年結束)。初時港、粵、滬三地的先施公司屬聯號性質,在財務、經營、人事事等方面是相對獨立的;1919年起實行合並,由香港總行統一調度,資本700萬港幣。1922年在英國倫敦設辦莊(1936年結束)。1929年資本增至1 000萬港幣。1935年在澳門設支店(1953年結束)。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4年滬、粵兩處由國營企業接辦。香港總行繼續發展,並於1963年設立九龍分公司,1972年資本增至一億港幣。

  公司先是經銷所謂“環球百貨”,其中以高檔洋貨為主,從20世紀30年代起國貨比重逐步增加。公司註重商品質量,講究服務態度,在顧客中樹立瞭信譽。公司自設有工場,產品主要供自銷。公司還兼營旅店、酒館和遊樂場等附屬事業,並於1915年設立先施保險置產公司,1922年設立先施人壽保險公司先施化妝品廠,1933年設立先施銀業信托公司(1936年結束)。

  先施公司的創辦是近代中國商業史上的創舉。它對鼓勵華僑資本經營國內工商業起瞭一定的積極作用,如郭樂等華僑資本傢就是效法先施,向國內投資,設立瞭永安公司。先施香港總行一直是當地最大的百貨公司之一。滬行同在它之後成立的永安、新新、大新公司並稱上海四大百貨公司,在全國頗具聲譽。它所率先實行的明碼標價和“不二價”售貨、開具發票、雇用女性店員等措施為近代中國城市大商店的現代化經營作出瞭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