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的一科。絕大多數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少數為灌木或喬木狀植物,莖肉質,呈球狀、柱狀或扁平,常有關節和分枝,莖上有螺旋狀排列的特殊刺座,其上著生有刺、毛、腺體或鉤毛、花或芽,大小因種的不同而異,小的如衣服紐扣,大的可高達20米。葉常退化,早期存在,不久脫落,僅少數有正常的葉片(如葉仙人掌)。花兩性,大形,輻射對稱或左右對稱,白天或夜間開放;多數有由花托發展而來的長花筒,其上有螺旋狀排列的鱗片或刺座;花被片多數,色鮮麗或白色;雄雄蕊多數,多著生於花的喉部,雌蕊花柱單體,遠遠伸出雄蕊之外,避免自花授粉。果常為肉質漿果,種子多數。染色體基數x=11。有140屬2 000餘種,大多原產美洲熱帶、亞熱帶沙漠或幹旱地區,以墨西哥及中美洲為分佈中心,少數分佈在北緯53°加拿大的和平河以及海拔3 000米積雪的高寒地區。隻有葦枝屬產於東非、馬達加斯加及斯裡蘭卡。中國栽培的有600餘種,供觀賞。仙人掌屬(Opuntia)和量天尺屬(Hylocereus)等少數屬、種在南方諸省逸生。

群生四棱柱

  該科植物肥厚多肉,莖內的薄膜組織含有大量水分,被稱為多漿(或多肉)植物;有圓形的莖,多毛刺和退化的葉,可以大大地減少水分的蒸騰;根系分佈廣,有快速吸收水分的能力,在短暫的雨季即可吸足水分,有的能用刺毛在晴朗的夜晚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少數附生性的種,如曇花、量天尺、葦枝等則生長於潮濕溫暖地區。

  凡是白天開花的種均花色艷麗,夜間開花的則花色潔白而有香氣,是對昆蟲或鳥、獸類傳粉的適應。

  易繁殖,播種、扦插或嫁接均可,大多數栽培作為觀賞,常見栽培種類主要有:①星球(Astrophytum asterias)。原產墨西哥,球體無刺,花黃色,夏季要求充分光照與水分,冬季保持盆土幹燥。②翁柱(Cerphalopcerus senilis)。植株密被細長白毛,喜光,較耐寒。③山影(Cereus spp.monstrosus)。包括天輪柱屬(Cereus)幾個柱形種類的7~8個畸形石化變異的品種,原產墨西哥及南美,較耐旱,喜光,也耐陰。④金琥(Echinocactus grusonii)。⑤仙人球(Echinopsis tubif–lora)。原產阿根廷和巴西,較耐低溫,喜光。⑥曇花(Epiph–yllum oxypetalum)。⑦琥頭(Ferocactus acanthodes)。原產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大球形種類,強刺球形品種的代表種,密生白、黃或紅色粗硬長刺,鮮艷美麗。⑧量天尺(Hylocereus undatus)。原產中美洲墨西哥及西印度群島,附生性種類,有氣生根,喜溫暖、潮濕,花可食用,莖多用做其他仙人掌類的嫁接砧木。⑨令箭荷花(Nopalxochia ackermannii)。原產墨西哥的附生性種類,喜溫暖、潮濕,要求含腐殖質較多的肥沃壤土,花朵大,有紫紅、粉紅、黃、白等色。⑩蟹爪蘭(Zygocactus truncatus)。原產巴西,為附生性種類,喜溫暖、潮濕及半蔭條件,花色以紫紅和洋紅較常見,為冬季著名的室內盆花。在墨西哥及中南美洲常作為經濟作物栽培,果實含有豐富的養分和維生素,可作水果食用如火龍果,仙人掌嫩莖可作蔬菜或制蜜餞。無刺仙人掌是牲畜的優良飼料。仙人掌莖內含有三萜、蘋果酸、琥珀酸和生物堿,可醫治疾病。多刺型可作庭院綠籬;枝幹作燃料或支撐物。沙漠中的大仙人球是旅行者的臨時水庫。有些種類可飼養胭脂蟲。

  此科的進化來源尚未查清,有些特征與番杏科、石竹科的某些植物相似,可能有親緣關系。多數學者認為與石竹目有共同的祖先,大約在1.3億年以前分化成獨特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