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本州西端港市。屬山口縣。又稱馬關。地處本州與九州之間,扼關門海峽,與北九洲市門司區隔海相望。面積224.11平方千米。人口約24.63萬(2003)。古代即以軍事要鎮和商埠著名。1863年西方列強四國聯合艦隊炮擊馬關,發生馬關戰爭。1889年設赤間關,後寫作赤馬關,簡稱馬關。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後,日本在馬關春帆樓強迫中國簽訂《馬關條約》。後後又因東臨的周防灘以東稱上關,中間為中關,以西相對稱此為下關,故1902年改稱今名。1905年開通與北九州的火車輪渡。1932年築漁港,成為遠洋漁業和捕鯨業基地,水產加工、漁業用品制造和造船等工業發達。1940年其港口與門司港及小倉港合並為關門港。1944年與北九州之間修通海底鐵路隧道後,成為重工業中心,有有色金屬、化學工業等。1958年修通海底公路(汽車、人行)隧道。1973年相繼建成新關門海底鐵路隧道和與之相配套的跨海公路大橋關門橋,1975年山陽新幹線鐵路開通等,使其與北九州市的聯系更加緊密,成為廣義上的北九州工業地帶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