缽水母綱旗口水母目霞水母科一屬。共有7種。生活於溫帶和熱帶海洋,尤

以山東半島沿岸較為普遍。體呈扁平盤狀,從中央胃伸出的輻射水管在緣垂處分枝,無環管,生殖腺位於內部傘壁上,皺褶扭曲,8束縱輻位細長觸手,從內傘生出,有8個感覺棍,內傘具有環肌束和輻射肌束。 北極霞水母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母,傘徑達22米以上,觸手長30米。中國沿海有4種, 霞水母( C.nozakii)是中國沿海常見的種類,傘體扁平呈圓盤狀,傘徑13~23厘米,少數達50厘米。外傘中央具許多刺胞。傘緣有16個形狀、大小一致的緣垂。8個感覺器位於8個淺凹緣垂之間的底部,感覺棍梭形,其遠端具1個豆形的平衡囊,沒有眼點,內傘的縱輻位上,有8束排列“U”形的觸手,每束觸手數目很多,通常較粗觸手近於傘中,細小的靠近傘緣,內傘有環肌束和輻肌束。口十字形,口腕非常發達,其長度超過傘半徑,構成復雜的折疊,這有利於收集食物。中央胃寬度約等於傘徑的1/3,從胃囊發出16條輻射水管,所有16條輻管的分枝,在緣垂之位上彼此聯合構成網狀。無環管。生殖腺扭曲形,位於胃壁上。霞水母觸手有4種刺胞:①中刺等絲刺胞刺絲中段左右具許多刺,刺絲末段的其他部分有螺旋排列的細刺,或光滑;②全刺等絲刺胞絲上佈滿刺;③無刺等絲刺胞刺絲長而細,呈細小的波狀;④短端寬刺胞刺絲柄粗細不等,柄上有些排列不規則和大刺,外傘和口腕呈乳白色或帶褐色,生殖腺淡黃褐色,觸手淡紅色。霞水母除大量捕食具經濟價值的仔、幼魚以及蝦、蟹、軟體動物的幼蟲之外,還常在8~9月間,成群漂浮於沿海海面和港灣中,致使拖網困難,定置網具被損壞,嚴重影響漁業的捕獲量。成群的霞水母還會驅散魚群,為漁業的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