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畫傢。生於葉拉佈加,卒於聖彼德堡。在維亞特省度過童年。該省的自然景色和雄偉的森林在他的創作中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1852~1856年,在莫斯科繪畫雕刻建築學校學習。1856年考入聖彼德堡皇傢美術學院。1860年因畢業創作獲得金質大獎而公費去德國和瑞士進修。1865年回國後,獲得聖彼德堡美術院院士稱號。60年代後期,成為聖彼德堡自由美術傢協會的成員。1870年,他與I.N.克拉姆斯科伊、V.G.彼羅夫等一起,積極籌建俄國巡迴展覽畫派。在1871年的第一次次巡回展覽畫派的畫展上,他展出瞭《傍晚》、《松樹》和《白樺》3幅作品。在1872年的第二次畫展上,他的《松樹林》被克拉姆斯科伊稱贊為“俄羅斯畫派的傑作之一”。希什金的早期創作,如60年代的《森林采伐》、《莫斯科郊區的中午》,70年代的《白樺林》、《麥田》、《密林深處》等,素描精確,描繪細膩,註重結構,但流於瑣碎。80年代是希什金的創作盛期。《在平靜的原野上》(1883)是以俄國民歌作為標題的作品,構圖富有節奏,表達瞭畫傢對俄羅斯鄉土的深厚感情。作於1887年的《三棵橡樹》《橡樹林》,充滿瞭生命的活力和大自然的歡樂。《松林中的早晨》(1889)是希什金創作中流傳最廣的作品,描繪瞭晨曦薄霧中森林裡的秘密,幾隻頑皮的小熊在母熊的帶領下玩耍嬉戲。他以卓越的技巧描繪瞭林間潮濕的空氣和枯樹上鮮嫩的青苔,畫中的熊是K.A.薩維茨基所作,1891年他們還合作瞭《橡樹林中的雨滴》。他90年代的創作,以宏偉的構圖著稱,代表作有《冬天·雪松林》(1890)等。希什金一生為萬樹寫照,被人們譽為“森林的歌手”。他的後期創作,在構圖、色彩上,都有較高的藝術水平。他的作品在俄國19世紀後期的畫史上獨樹一幟,被藝術史傢稱為俄羅斯風景畫派的奠基人之一。1894~1895年,他曾在改革後的皇傢美術學院任教,後因病離職。他的主要作品,分別保存於莫斯科特列恰可夫畫廊、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以及基輔的俄羅斯藝術博物館。

《松林中的早晨》(特列恰可夫畫廊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