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定的時間內和規定條件(使用環境和維護條件等)下能有效地實現規定功能的概率。系統可靠性不僅取決於規定的使用條件等因素,還與設計技術、製造工藝及其組織管理等因素密切相關。衡量系統可靠性的主要指標是:①保險期。系統建成後能有效地完成規定任務的期限,超過這一期限,系統可靠性就會逐漸降低。②有效性。規定時間內能正常工作的概率。概率的大小取決於系統故障率的高低、發現故障的快慢和故障修復時間的長短。③狹義可靠性。由結構可靠性(系統在工作時不出故障的概率)和性能可靠性性(系統性能滿足原定要求的概率)兩部分組成。

  系統可靠性首先必須從系統設計、制造和管理等方面加以保證,並依靠對系統的檢驗和實驗獲得。

  定量描述系統可靠性的指標主要有可靠度(在規定工作時間內無故障的概率)、故障率(某時刻單位時間內發生故障的概率)、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相鄰兩次故障間隔內有效工作的平均時間)和平均故障修復時間(出現故障後到恢復正常工作時的平均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