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在強光環境中生育健壯的植物。又稱喜陽植物陽生植物。喜光植物要求全日照,需要光的最下限量是全光照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其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光補償點均偏高,在水分、溫度等條件適合的情況下,不會存在光照過強的問題,抗高溫、抗乾旱和抗病害能力較強。但喜光植物的耐陰能力較弱,當光照減少到全光照的四分之三時便生長不好。喜光植物多生長在曠野、路邊和陽坡,常見種類有蒲公英、薊、刺莧、楊、松、衫、柳、槐、櫟樹等,以及及草原植物、荒漠植物和一般的農作物。

  喜光植物的植株生長狀態,莖、葉等形態結構表現出對強光環境的適應,明顯地不同於喜陰植物。以植株狀態而言,喜光植物枝葉排列稀疏、透光度好、自然整枝良好,樹皮通常較厚,葉色較淡,植株開花結實力較大,一般生長較快,壽命較短。從形態結構上看,喜光植物莖通常較粗,節間較短,分枝多;莖的細胞體積小,細胞壁厚,木質部和機械組織發達,維管束數目多,結構緊密,含水少。喜光植物的葉子著生排列上常與直射光成一定的角度,幾乎都暴露在陽光中;葉子一般較小、厚,葉面上常有厚的角質層覆蓋,有的葉子表面有絨毛;葉細胞較小,細胞壁較厚,排列緊密,細胞間隙小;氣孔通常較小,數目多,葉脈細密,葉肉細胞分化明顯,柵欄組織發達,常有2~3層。這種形態的葉稱為陽性葉。同一個體上著生於不同受光部位的葉片,其葉也表現出陽性葉與其相反特性的陰性葉特征。由於喜光植物葉綠素a與葉綠素b的比值(a/b值)大,葉綠素a在紅光部分(直射光)的吸收帶較寬,葉綠素b在藍紫光部分(散射光)的吸收帶較寬,所以喜光植物能在直射光下強烈地利用紅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