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需求相比數量上不足的資源。一般說來,人類的需要是無限的,資源卻是有限的,正是這種有限性造成瞭種種經濟學問題,並使經濟學法則有瞭存在的必要。造成資源稀缺的原因首先是物資的有限性,但更主要的是人類無限制的需求、不合理的利用、不適當的管理、人口增長過快、經濟-社會結構的不適應、科學技術的欠缺等因素。對稀缺資源要從全球和區域兩個尺度上認識。在全球性尺度上,一般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世界經濟發展並不會因儲存性資源可得性的限制而突然停滯,尤其發達國傢不會造成任何有意義義的礦產稀缺問題。對多數礦產而言,新發現和技術、經濟變動使探明儲量增加的速度一直超過(或至少持平)消費量的增加速度。在區域尺度上,資源稀缺、貧困和饑餓則廣泛存在。這些問題並非因為全球自然資源達到極限,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歸咎於全球自然資源分佈的不均衡,國際經濟秩序的不合理,內部經濟–社會體制不適應,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分配不公以及其他的政治、軍事、文化等原因。特別是像中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處於世界後列,經濟上又正處於一個高速增長階段的國傢,自然資源稀缺的問題更顯得突出,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會有根本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