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翅目夜蛾科的一類昆蟲。果樹害蟲。以成蟲刺吸果實汁液,造成果實腐爛和落果。除危害柑橘外,也危害蘋果、梨、葡萄等多種果類。亞洲、非洲、美洲、大洋洲許多國傢和地區都有分佈。全世界約計100種以上,中國已知50餘種。依成蟲口器構造和食性分為兩類:①第一性吸果夜蛾。口喙端部堅硬銳利,具倒刺,能穿刺果皮,直接危害健果,或兼害壞果。常見種類有:嘴壺夜蛾(Oraesia emarginata)、鳥嘴壺夜蛾(O.excavata)、枯葉夜蛾(Adris tyrannus)、落葉夜蛾(Othreis fullonica)、艷葉夜蛾(Maenas salaminia)、彩肖金夜蛾(Plusiodonta coelonota)、橋夜蛾(Anomis mesogona)、小造橋蟲(A.flava)等。②第二性吸果夜蛾。口喙端部柔軟,不具倒刺,隻能在果實傷口或腐爛部分刺吸為害。主要種類有:旋目夜蛾(Speiredonia retorta)和蚪目夜蛾(Metopta rectifasciata)等。中國柑橘產區以嘴壺夜蛾(圖1)、鳥嘴壺夜蛾(圖2)和枯葉夜蛾(圖3)發生較為普遍而嚴重。吸果夜蛾的發生,因種類、季節和寄主植物而異。在中國南方,4月危害枇杷,5~6月危害桃、李,6月下旬至8月危害杧果、荔枝、龍眼,8月中旬至12月危害柑橘。

圖1 嘴壺夜蛾

圖2 鳥嘴壺夜蛾

圖3 枯葉夜蛾

  防治措施:山區果園盡可能連片種植,選用豐產晚熟柑橘品種;果園周圍鏟除幼蟲野生寄主,以杜絕蟲源;成蟲發生期間用人工捕殺或采取黃色熒光燈避蟲和果實成熟期前套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