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藏族歷史著作。全名直譯為《西藏史春之女王歌》,藏族又簡稱《五世達賴史》。作者為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這部著作是應和碩特蒙古顧實汗之請而撰寫於拉薩哲蚌寺之甘丹頗章宮,成書於明崇禎十六年(1643)。阿旺格勒繕寫,初為木刻版,梵夾葉式裝幀,以拉薩版行世。20世紀40年代劉立千《續藏史鑒》為名的節譯補註本問世,1957年民族出版社以鉛印重排。19883年民族出版社出版郭和卿漢譯本全文。

  作者因其特殊的地位,博覽群書及檔案資料,故這部著作以史料翔實而著稱於世。全書內容上迄世界形成、印度釋迦佛生平、藏族人種起源、唐代吐蕃王朝,下至清康熙末葉止。前半部以記述吐蕃歷史為主,後半部則主要記述元明清時西藏地方史,尤以薩迦、帕竹、蔡巴、江孜、羊卓、止貢等10餘個地方派系史最為珍貴,以薩迦、帕竹兩個地方勢力歷史最詳。書中稱頌及肯定薩迦派代表西藏僧俗官民歸順蒙古(元朝)的正確抉擇,詳載元明之際掌管西藏地方的帕竹派接受中央政權所封大司徒、闡化王、萬戶長等職官,並通過西藏地方請求元廷裁決薩迦、蔡巴同帕竹之爭,表明元明時中央對西藏統治的法律職能。此外,作品還記述瞭大量的西藏歷史傳說和故事,並將傳說、故事與歷史事實巧妙地融為一體。全書通篇以散韻結合的文體寫成,散文部分敘述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詩歌部分抒發作者的思想情感。辭藻豐富,行文極為華麗,是西藏歷史上史文結合的最佳代表。

藏文版《西藏王臣記》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