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代戲曲作傢吳炳傳奇的代表作。敘襄陽才子張繼華與趙玉英、王玉真兩女之間的幽明情緣。趙、王二女同住於西園,書生張繼華遊園先與王玉真相遇,一見鍾情,但把趙玉英錯認為王玉真。玉英因被父母錯配紈絝子弟憂憤而死,張繼華以為死的是他的意中人玉真,於是夜夜錯喚玉英名字,玉英鬼魂感其情意,託名玉真與之幽媾。後友人夏玉為張繼華和玉真執柯,二人新婚之夜始明事情真相。作品一方面以喜劇筆調表現張、王二人的曲折婚戀,一方面以悲劇筆調反映封建禮教給趙玉英帶來的不幸。趙玉英不敢反抗抗包辦婚姻而鬱鬱逝去,變為鬼後卻大膽地冒名與張繼華幽會。她在生與死兩個不同境界中的表現,反映瞭在提倡“烈女”、定制“女戒”的明代社會中女性所遭受的沉重壓迫。在手法上,作品運用巧合造成重重誤會:“二玉”恰好先後上下樓,致使張繼華在紅樓下誤認她們為一人;“二玉”名字發音相近,致使張繼華問名時混“玉真”為“玉英”;張繼華園中吊喪恰好遇到玉真,致使他誤認為玉英之魂,玉英魂現時又認鬼為人,洞房花燭夜再認人為鬼,最終揭開謎底,真相大白。一連串的顛倒錯訛推動情節發展,構思巧妙,轉合無痕,人物形象也在情節發展中得到生動細膩的刻畫。今存明金陵兩衡堂本。此劇至今仍在戲劇舞臺上演出,有昆曲也有越劇。

越劇舞臺改編演出的《西園記》(徐玉蘭飾張繼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