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的島群。位於大西洋及其屬海墨西哥灣、加勒比海之間。從古巴島向東南呈弧形延伸約4 700千米,直到南美大陸北部海岸附近。由大約1 200個島嶼以及眾多沙洲和珊瑚礁組成。陸地面積約23.6萬平方千米。由北往南依次分為巴哈馬群島大安的列斯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三列島群,後兩者又合稱安的列斯群島。巴哈馬群島是以海島石灰巖淺臺為基礎的珊瑚島礁,地勢低平,約占占總面積的6%。大安的列斯群島多屬大陸島,為科迪勒拉山系的延伸,約占總面積的88.5%;弧形山脈構成各島主脊,伊斯帕尼奧拉島(又名海地島)上的杜阿爾特峰海拔3 175米,為西印度群島的最高峰。古巴島為面積最大的島嶼。小安的列斯群島大部分是多山小島,約占總面積的5.5%;其東部諸島以火山島為主,南部靠近委內瑞拉海岸諸島屬大陸島。大部分島嶼土地肥沃,以古巴的深紅色黏土最肥沃。安的列斯群島東部地質活躍,多火山地震。河流短促,季節變化很大。全境介於北緯10°~27°,終年受東北信風的影響,盛行暖濕海洋氣團。除山地外,氣溫終年較高。年平均氣溫在26℃以上。夏秋季節多颶風侵襲。各島北部和東部向風坡地區。年降水量1 500~1 800毫米,有些地方高達5 000毫米以上,背風坡地一般年降水量在500~1 000毫米。每年5~10月為雨季。多數島嶼的沿海都生長著紅樹林。島上覆蓋著熱帶雨林,多棕櫚樹、樟科植物等。蜥蜴、蛇等分佈廣泛。鳥類和爬行類動物豐富。特立尼達島上棲息著樹懶、浣熊、吼猴等多種珍稀哺乳動物。

  黑人和混血種人占居民總數的90%,但白人在古巴和波多黎各占優勢,特立尼達島人口中約有40%是印度人後裔。大約90%的人口居住在大安的列斯群島。主要使用的語言有西班牙語、英語和法語,以及由這些語言派生的混合語。西班牙語和法語居民多信仰天主教,而英語和荷蘭語居民多信仰基督教。海地民間盛行伏都教,許多原印度斯坦裔居民則是印度教徒或伊斯蘭教徒。在歐洲殖民者到達前,當地主要居民是印第安阿拉瓦克人西博尼人印第安加勒比人。1492年C.哥倫佈首航到此,誤為印度附近島嶼,後因群島位於西半球,故稱西印度群島,沿用至今。15世紀末至16世紀中葉,西班牙開始在此進行殖民掠奪。17世紀,英國、荷蘭、法國等國也加入瞭爭奪西印度群島的行列。1815年拿破侖戰爭結束後,各國的殖民地范圍大體確定下來。英國占據瞭巴哈馬、牙買加、特立尼達、多巴哥等島嶼。法國奪取瞭馬提尼克、瓜德羅普等島嶼。荷蘭吞並阿魯巴、庫拉索、博奈爾等小島。西班牙則長期保有古巴和波多黎各。美國在1898年通過戰爭吞並波多黎各,又於1917年從丹麥購得維爾京群島。20世紀60~70年代,許多英國殖民地取得獨立。

  到2004年底,共有13個國傢和11個尚未獨立的地區。大安的列斯群島中有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牙買加4個國傢,以及美屬波多黎各和英屬開曼群島。小安的列斯群島中有安提瓜和巴佈達、聖基茨和尼維斯、多米尼克、聖盧西亞、格林納達、巴巴多斯、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8個國傢,以及英屬維爾京群島、蒙特塞拉特、安圭拉,法屬瓜德羅普、馬尼克,美屬維爾京群島,荷屬安的列斯、阿魯巴。巴哈馬群島中有巴哈馬以及英屬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農業在多數島嶼占有重要地位。甘蔗是主要的經濟作物。礦產資源較少。海地和牙買加的鋁礬土儲量豐富。特立尼達島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瀝青湖,其天然瀝青產量居世界首位。工業主要有制糖、釀酒、水果罐頭、雪茄、化工、制藥、服裝等。煉油業在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庫臘索和阿魯巴的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巴哈馬、開曼群島等地金融業發達。各島利用優越的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積極發展旅遊業。良港眾多,主要有哈瓦那、太子港、金斯敦、聖胡安、西班牙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