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西北部最大的城市和海港。位於華盛頓州西部,西臨與太平洋相通的皮吉特灣,東濱華盛頓湖。市區面積217平方千米,人口56.91萬(2003)。西雅圖-塔科馬-佈雷默頓大都市區包括周圍6個縣,人口約370萬(2003)。

  城市建在7座小丘上,東、西水域週邊群山環抱,山、湖、海渾然一體。海洋性氣候,氣溫1月2~7℃,7月13~24℃,平均年降水量940毫米,以冬雨為主。

西雅圖城市風光

  1851年始建移民定居地,曾得到當地印第安人部落酋長的幫助。1869年設市時,遂以這位酋長的名字西雅圖命名。居民多從事木材業。1889年毀於大火,後重建。1893年成為大北方鐵路重要終端。1897年阿拉斯加“淘金熱”掀起後又成為重要門戶和補給站。城市迅速發展,到20世紀初人口已逾20萬。1914年巴拿馬運河開通,1917年建成連接皮吉特灣與華盛頓湖的運河,海港地位日見重要,工商業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發達的工業城市。20世紀80~90年代,城市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以高科技產業為先導,經濟增長率居美國各大城市前列,人口增長14%,但同時也面臨環境、交通、住房、就業等諸多問題。

  美國主要的飛機制造中心之一,世界上最大的飛機制造公司波音公司(1916年創建)總部所在地,所產各種型號波音飛機聞名遐邇,素有“波音城”之稱。計算機軟件、宇航、生物醫學、電子設備、電訊等高新技術產品也占重要地位,是世界著名的微軟公司(1975年創建)總部所在地。其他工業還有造船、金屬冶煉、木材加工、紡織等。金融、保險業和商業貿易發達。也是重要漁業基地,擁有一支大漁船隊,主要捕撈大比目魚、鮭魚等。美國太平洋岸主要海港,通往阿拉斯加和遠東的門戶。主要港區在皮吉特灣內的埃利奧特灣,水深港寬,裝卸倉儲設施優良;溝通華盛頓湖的運河長13千米,築有水閘,可供海輪通行。1979年與中國上海港結為姐妹港。橫貫大陸鐵路、公路幹線的起訖點,並貫通美國和加拿大太平洋沿岸主要城市。城南有西雅圖–塔科馬國際機場

  介於湖海之間的狹長城區,道路起伏,佈局緊湊。市中心先驅者廣場是城市的發祥地,豎立著西雅圖酋長的銅像和印第安圖騰柱,保留有許多老建築。其北即為繁華商業區,高樓林立,多現代化商場,還留有一處建於1907年的集市式派克地方市場;東側的國際區則為亞裔居民的購物和文化區。鬧市區北部的西雅圖中心是1962年“21世紀世界博覽會”原址,現已改造為集文化娛樂體育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築群,其中高185米、名為“宇宙針”的瞭望塔,被視為城市的標志。市內有華盛頓大學(1861)、西雅圖大學西雅圖太平洋大學等10餘所高等院校,以及眾多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劇院、水族館等文化設施。各類公園、植物園、動物園和遊樂園共140餘處,城市周圍水光山色,風景優美,奧林匹克國傢公園、雷尼爾山國傢公園和北喀斯喀特國傢公園均距城不遠。皮吉特灣西岸的佈雷默頓市港區,是美國太平洋艦隊北方基地,軍港陳列“密蘇裡”號戰列艦,是1945年9月2日日本簽署投降書的地方。1993年亞太經合組織各國領導人會議、1999年世界貿易組織第三次部長會議在西雅圖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