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人記述出行西域的歷程和所經各地情況的著作。原名《使西域記》陳誠李暹著。明永樂十二年(1414),中亞哈烈(今屬阿富汗,通譯赫拉特)等處遣使進京入貢,明成祖朱棣命中官李達、吏部員外郎陳誠、戶部主事李暹等護送使臣回國,同時報聘。明朝使團於次年正月出發,歷經17地,同年十月還。17地除部分在中國新疆境內外,其餘均在今阿富汗等中亞地區,當時多屬帖木兒帝國。回國後,陳誠、李暹將此此行經過及所歷地區的山川、物產、風俗等,編成《使西域記》進獻。此書對瞭解明初西域地區自然和社會狀況,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長期隻有抄本流傳。《學海類編》有《使西域記》一卷,內容簡略,並非原文。1934年,北平圖書館得到陳誠、李暹所作《西域行程記》和《西域番國志》兩書抄本,刊於善本叢書第一集。前者記使團行程及道裡,後者記所歷山川風土人情,均與原名《使西域記》不符,疑或後人據《使西域記》分為兩書。《明太宗實錄》記述的內容,與《西域番國志》同,但文字有出入。

  此外,陳誠的《竹山文集》(清嘉慶己卯刻本)內篇卷一有《進呈禦覽西域山川風物紀錄》,內容與《西域番國志》同,文字略有出入。卷二有《進呈禦覽奉使西域往回紀行詩》,可與《西域行程記》相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