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演出視覺形象中構成景物環境實體的部分。它與燈光、化裝、服裝等共同綜合塑造演出外部形象,幫助演員表演,揭示劇本內涵。

  在古希臘戲劇的演出中,“換裝建築”上的門和劇場兩邊的觀眾出入口已具有指示事件發生地點的作用。古代戲劇中也出現過立體佈景如山石、祭臺等,這就把繪畫引進瞭劇場。古羅馬劇場開始出現瞭大幕。古希臘和羅馬劇場的演出臺上還出現過“三棱柱景”和分類佈景。中世紀歐洲戲劇“同臺(場)多景”的原則具有代表性。15~16世紀紀初,在意大利出現瞭佈景藝術的新變化,突出標志是焦點透視法則和多種造型手段在舞臺上的綜合應用。16世紀末至17世紀,歐洲佈景藝術的發展與宮廷歌劇和舞劇有著密切聯系,演出的神話題材和對豪華富麗場面的追求,促進瞭舞臺技術和舞臺機械的發展。古代的三棱柱景被借鑒來解決換景問題。透視法在舞臺上進一步應用並同舞臺技術結合,產生瞭新的佈景樣式——側片佈景體系。1618~1619年,為適應側片佈景體系,在帕爾馬出現瞭第一座永久性鏡框舞臺。17世紀,古典主義戲劇佈景特征是類型化,隻一般表現“宮殿”、“房間”等環境,在同一佈景裡可演出任何悲劇(在宮殿中)或喜劇(在房舍中),因此被稱為值班佈景。18世紀末,在佈景中出現瞭三面墻形式的室內景,而亞洲各國戲劇演出的共同特點是註重對舞臺空間的運用。19世紀30年代,浪漫主義戲劇開始在舞臺上占主導地位,出現瞭結構復雜的寫實景和華麗的服裝。19世紀中葉,德、法等國戲劇借助佈景準確地再現歷史和社會環境。19世紀末,俄羅斯佈景畫派把繪畫的構圖方法帶進瞭佈景,確定瞭佈景設計形象,完整地揭示戲劇內容的原則和現實主義舞臺設計與導演尋找共同形象語言的任務,造就瞭“造型導演”式的舞臺美術傢。伴隨佈景藝術的發展,舞臺技術得到瞭相應的發展。19世紀初出現瞭卷軸畫景,這種技術方法是伴隨著燈光的革新而出現的。1896年,慕尼黑“公使”劇場在演出中首先使用瞭機械轉臺。

圖1 意大利17世紀舞臺設計傢費迪南多·加裡–比比耶那設計的巴羅克式皇宮佈景圖

圖2 蘇聯舞臺設計傢A.艾克斯特設計的構成主義佈景——悲劇的裝置

圖3 中國舞臺設計傢杜時象的《傢》佈景設計圖

  20世紀初,戲劇演出形式的多樣化使佈景藝術有瞭相應的發展。舞臺不再使用平面畫景,開始借助抽象的中性佈景形象(由立方體、條屏、平臺、臺階等構成的抽象的面和積),在燈光的渲染下創造出無窮變化,以表現想象中的“未來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表現主義佈景利用傾斜的線條、扭曲的形象、強烈多變的光色和光影處理,表達瞭藝術傢主觀感受的幻想世界。此外還陸續出現瞭立體主義(展示幾何形體的不同組合)、構成主義(表現抽象的“骨架”結構)、未來主義(表現機械化時代的“騷動”、“速度”和“力”)、超現實主義(把表現夢境場面作為自己的任務)等流派的佈景。60年代後,佈景的樣式不斷發生變化。不同的戲劇流派根據自己的戲劇概念,有選擇地使用技術手段、形式和方法,形成瞭千變萬化的藝術世界,佈景形式傾向抽象化。在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中,舞臺技術的發展明顯地表現出:①廣泛地利用科技新成果試驗新的演出材料;②對光的研究和運用。

  中國戲曲的舞臺美術素以服裝、化裝、砌末為主要因素。現代概念的佈景是在外來影響下發展起來的。它的發展沿著兩條線索進行:①傳統戲曲改良和改革劇目中的用景發展;②話劇佈景的發展。中國話劇佈景產生和形成於1907~1930年。1907年在上海演出的《黑奴籲天錄》,開創瞭中國戲劇演出使用佈景的先河。稍後,南國社演出的《湖上的悲劇》等劇中,多采用中性幕佈加道具的佈景形式,力求表現中國社會生活的場景。20年代初洪深、林徽因留美學習舞臺美術,是最早接受舞臺美術專業訓練的人員。他們在演出中最早使用瞭三面墻硬景,並有嚴整的平面圖。到瞭30年代又使用瞭三度空間階梯式的平臺結構佈景等,反映瞭此時中國舞臺的佈景設計有瞭多樣化探索和一定專業水平。1925年在國立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開辦戲劇系,設立瞭舞臺美術課程,為中國培養瞭賀孟斧、張鳴琦等一批舞臺美術人才。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形成瞭一支龐大的舞臺美術隊伍。從1950年起,高等戲劇院校陸續開設舞臺美術系。1981年初,成立瞭中國舞臺美術學會。1980年底1981年初全國第一屆舞臺美術理論座談會、1982年首屆全國舞臺美術展覽會以及專業刊物《舞臺美術與技術》的出版發行,是中國舞臺美術新發展的突出標志。1986年中國正式成為國際舞臺美術中心成員,開始參加國際學術交流活動。1987年參加瞭在佈拉格舉辦的第6屆國際舞臺美術四年展,並獲得“傳統與現代舞臺美術卓越結合獎”。以後每屆國際舞臺美術展都有中國的作品和人員參加。2003年12月,第2屆全國舞臺美術展覽舉辦,展示瞭中國舞臺美術在21世紀的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