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舞蹈理論術語。又稱對比力效。主要指舞蹈動作變化的力量效應及其實用價值。由德國現代舞蹈理論傢R.von拉班在他的《人體動律學》中首次提出,並被現代舞蹈傢們廣泛看重和使用。拉班認為,人類的舞蹈動作雖然看上去是一個連貫的整體,但通過分析,可以發現其中有四大要素,即時間、空間、重力、流暢度。這些要素深刻影響著動作的全過程,使得動作產生不同的力量效應,從而影響動作的目的和實用效果。力效以對比的形態呈現,如輕與重重、快與慢、直接與延伸、限制與流暢等。拉班的理論給現代文明社會中的人類行為提供瞭一個科學的分析角度和方法,被廣泛運用在工業勞動者的合理化操作動作設計方面。對於舞蹈來說,力效的理論給舞蹈動作的編排提供瞭根據,因為舞蹈動作的表情設計同樣要考慮到力效的作用,輕重緩急的對比結果往往就是舞蹈藝術力量作用的結果。舞蹈的對抗性動作帶有進攻性意味,一般會造成比較強烈的戲劇沖突表情效應;反之,流暢的舞蹈動律帶有平滑的運動感,一般會營造出柔美舒展的視覺印象。舞蹈力效強調舞蹈藝術動作中力量的本質作用,而動作質感的提出讓舞蹈藝術的表現性美學特征得到理論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