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宋畫傢。初名宗道,後改名宗元,字總之。河南府河清縣白波鎮(今河南孟津西南)人。出身書香門第,官至虞部員外郎。善畫釋道人物,17歲時,畫洛陽北邙山老子廟壁畫,被人評為精絕。真宗時營建玉清昭應宮,徵召天下畫師3 000餘人加以選拔,中選者百人左右,分為二部,武宗元為左部之長。玉清昭應宮於大中祥符元年(1008)開始修建,原定15年完工,因日夜趕工,7年修成,宮中殿堂共2 610餘間。金碧輝煌,壁畫雕塑規規模非尋常可比。由於15年後即毀於火,故對壁畫等記載頗稀少,隻知高文進、王拙、張昉、龐崇穆、呂拙、龍章等畫塑名手都參加瞭繪制工作,武宗元為其中之佼佼者。當時開封、洛陽一帶寺觀壁畫亦多上其手筆。如洛陽廣福院回廊壁,許昌龍興寺北廊畫帝釋梵王皆為人稱道。他在洛陽上清宮畫三十六天帝,將其間赤明陽和天帝畫成太宗趙光義的形象,曾引起宋真宗的焚香禮拜。嵩山天封觀有他與王兼濟對畫的出隊、入隊圖,氣勢非凡,他與王兼濟在洛陽三聖宮畫太一尊神,人物高丈餘,亦為時人稱譽。現存《朝元仙仗圖》,被元代趙孟頫鑒定為武宗元作品。圖卷為壁畫粉本小樣,描繪道教帝君率諸部從朝見最高神祇的行列。該圖系從左向右排列,以東華、南極二帝君為中心,首尾有神將護衛,行列中有金童、玉女、仙伯等不同人物。人物持有不同儀仗法器,統一在行進的行列中,但通過排列的疏密高低、顧盼姿態又有變化。全畫以蓴菜條線描勾出,不施彩色,線條轉折流動而有變化。仙樂一段畫最為突出,體現瞭“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吳傢樣特色。據道教神仙系統推知,除此卷外尚應有右壁小樣畫西靈、北真二帝君及部從行列,惜已佚。另有徐悲鴻生前所藏《八十七神仙卷》,人物與《朝元仙仗圖》相同,但線條重疊繁復,風格典雅,無榜題,已是從《朝元仙仗圖》演變成的完整畫卷,具有宋人風致。兩圖對照,《八十七神仙卷》缺最前一員神將,《朝元仙仗圖》缺最後一名神將,全卷應為88人。宋代道釋畫傢多宗吳道子,朝元圖也是唐代以來流行的宗教壁畫樣式,並為後世明清寺觀壁畫所沿襲。《朝元仙仗圖》則保留瞭宋代這一風格樣式的完整形象資料。

《朝元仙仗圖》 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