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或政治集團將軍隊和其他武裝力量由平時狀態轉為戰時狀態以適應戰爭或應急需要所採取的措施和活動。戰爭動員的核心內容。包括現役部隊、武裝員警部隊、預備役部隊、民兵等武裝組織和預備役人員的動員,以及相應的武器裝備、物資的動員。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特別是對戰爭初期軍隊的迅速擴編和戰略展開,掩護國傢或局部地區轉入戰時體制,奪取戰略主動,具有重大意義。

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青年農民進行宣誓

  簡史 有戰爭就有武裝力量動員。在古代,戰爭雙方就有征募士兵,擴充軍隊,籌措糧草、車馬和兵器等動員活動。到瞭近代,法國、普魯士專門制定動員法規,開始有計劃地進行武裝力量動員。20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交戰各國都進行瞭大規模的武裝力量動員,動員後的兵力是戰前的幾倍、十幾倍,美國甚至達到36倍。中國共產黨在領導歷次革命戰爭中,在充分發動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的基礎上,廣泛動員群眾參軍參戰,使人民軍隊不斷發展壯大,為最終奪取全國勝利作出瞭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動員207萬青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東北地區動員瞭74萬多民兵、民工參加運輸隊和擔架隊,保障軍隊作戰。在歷次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也進行瞭卓有成效的武裝力量動員。

  實施 根據動員令按照動員計劃組織實施:①現役部隊轉入戰時狀態,包括部隊擴編、組建新部隊,現役軍人停止轉業和退伍,外出人員立即歸隊。②預備役部隊轉為現役。③征召預備役人員,重點是預備役軍官和專業技術士兵,按計劃補充現役部隊。④整頓和擴充群眾武裝組織,並組織其參戰支前。⑤征用急需物資,主要是運輸工具、醫療器械、藥材、修理設備等,全面組織油料、彈藥、器材等作戰物資和糧秣、被裝等生活物資保障。⑥隨著戰爭的發展,進行持續動員,以保證軍隊和其他武裝組織不斷補充和擴大,直至戰爭結束。

  準備 現代戰爭特別是高技術局部戰爭的武裝力量動員具有動員快速、高效靈活、銜接緊密、科技含量高等特點。為此:①保持一支精幹的、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常備軍,重點加強快速反應部隊建設,作為戰爭初期作戰和擴編的骨幹。②建立健全動員機構,平時進行動員準備,戰時做好動員實施。③組建軍兵種預備役部隊,平時配有武器裝備,定期進行訓練,戰時能迅速投入作戰。④組建群眾武裝組織。平時不脫離生產,參加規定的軍事訓練,擔負一定的搶險救災任務和協助維護社會治安,戰時執行參戰支前任務,並根據需要升級為現役部隊。⑤按照就地就近動員的原則劃分兵員補充區,以便迅速補充、擴編原有部隊,組建新的部隊。⑥對適齡公民進行預備役登記和訓練,劃分軍官預備役和士兵預備役,儲備大量素質較高的後備兵員。通常以退役軍人為主組成第一類預備役,作為後備力量建設的重點,以保證戰時快速動員的需要;同時,儲備大量第二類預備役人員,以保持持續動員能力。⑦儲備相應的武器裝備和軍需物資,制定軍民通用物資的征用計劃。

  發展趨勢 隨著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迅速發展,武器裝備的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也將不斷發生新的變化。世界各國將根據信息化戰爭的要求,進一步改革武裝力量動員體制和提高動員效能。掌握戰爭急需的高技術人才以及高技術軍民通用設備和器材,將成為武裝力量動員的重點,動員將更加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