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文物的年代、真偽和價值,為根據國傢法律規定,進行確定文物等級和禁止文物出境等工作提供依據。

  文物鑒定的物件和內容 文物鑒定的物件:①可移動文物,包括博物館和其他收藏單位的藏品,以及流散在社會上的傳世文物;②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等。首先要進行斷代和辨偽,這是確定文物價值的基礎。一切文物都需要斷代代,但不是所有文物都需要辨偽。辨偽主要指辨別在商品流通領域被人以牟利為目的,以真文物為藍本而故意制造的假古董及一些歷代的文物仿制品。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一般不存在辨偽問題,但有的需文物鑒定。有時一座墓葬會埋入前代遺物,如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就有紅山文化的玉器;有時由於地層擾亂,在一個文化層中可能有後代文物混入,需要進行鑒別。

  文物鑒定的方法 主要分為傳統方法和現代科學方法兩種。各類文物中,有相當一部分是經科學發掘出土的考古學研究對象,主要依靠考古學的地層學和類型學進行斷代;對史前或年代久遠的歷史時期文物,還可運用一些現代科技手段進行考古年代測定。這些都屬於現代科學鑒定年代的方法。傳統的鑒定方法主要是對傳世文物年代的鑒定和辨偽。傳統方法經長期經驗積累,已形成較系統的鑒定各類文物的方法。比較分析是文物鑒定的基本方法。即對同一類文物在廣泛考查的基礎上,總結出各種特點,選定若幹比較可信的、有時代特征性或絕對紀年的標準器作為依據,再對照其他待鑒定文物進行比較分析作出判斷。標準器的確定有時也是相對的,隨著資料的不斷積累,認識的不斷深入,標準器的確定會越來越精當。因此,文物鑒定也需要反復進行,以不斷提高鑒定文物的科學水平。近年,考古學已在大量考古發掘出土的文物中建立起比較系統的發展譜系,改變瞭過去用傳統方法對一些文物斷代的認識。對於有些傳世古器物,可運用考古發掘出土的標準器對照比較進行鑒定。傳世的古書畫有時也可以借助現代科學技術。如利用紅外線、軟X射線攝影,可以顯示出視覺觀察不到的墨跡和印跡,對鑒定工作起輔助作用,但還不能完全取代比較分析的鑒定方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將在鑒定工作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世界各國對文物鑒定基本都采用比較分析法和現代科學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