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收衛星的導航資訊,引導導彈飛向目標的制導方式。衛星制導系統由衛星、地面站和彈上控制設備3部分組成。按工作方式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利用有源衛星制導系統制導時,導彈接收到衛星信號後,還要轉發信號給衛星,再經衛星回到地面站。地面站對接收的信號處理後,再將導彈的即時狀態參數發給導彈,經彈上制導電腦處理後形成制導指令。採用此種制導方式的導彈,彈上設備簡單,運算量小,成本較低,但往來信號傳遞易被截獲和幹擾。利用無源衛星制導系統統制導時,導彈接收到衛星的信號後,不再回答信號,由彈上制導計算機進行實時狀態參數計算,形成制導指令。采用此種制導方式,導彈不易被發現,不易被幹擾,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制導方式。

  美國和俄羅斯分別於1994年3月和1995年12月建成全球定位系統(GPS)和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NASS)。兩系統均由24顆衛星構成,軌道的平均高度分別為20 200千米和19 100千米。加裝GPS或GLONASS接收裝置的導彈可以在地球上任何地方、任何時候接收到相應衛星發出的無線電導航信息。衛星制導精度高,通常用於彈道導彈的中段制導和巡航導彈的巡航段制導。如采用慣性–GPS修正系統的美國三軍通用防區外攻擊導彈(TSSAM),其命中精度(CEP)小於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