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衛星對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間用戶進行導航定位的技術。在衛星導航系統中衛星的精確位置是已知的,用戶利用其導航裝置接收衛星發出的無線電導航信號經過處理以後,可以計算出用戶相對於導航衛星的幾何關係,最後確定出用戶的座標位置和運動速度。衛星導航能實現各種天氣條件下全球高精度導航定位,特別是時間測距衛星導航系統不但能提供全球和近地空間連續立體覆蓋、高精度三維定位和測速,而且還有較強的抗幹擾能力。衛星導航系統由導航衛星、地面臺站和用戶導航航設備三大部分組成。由多顆衛星組成的導航衛星網構成一組導航臺。地面臺站負責對衛星跟蹤測量和控制管理,地面控制中心根據跟蹤測量數據計算出軌道,並將隨後一段時間的衛星星歷預測數據註入到衛星上,以供衛星向用戶發送。用戶導航設備通常由接收機、定時器、數據預處理器、計算機和顯示器等組成。美國於1964年建成世界上第一個衛星導航系統子午儀,1973年起又研制更先進的全球定位系統,並於90年代中期正式組網運營。該系統由24顆衛星組成,可提供用戶進行三維的位置和速度確定,定位精度軍用為10米,民用為100米。俄羅斯也建成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民用定位精度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