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週邊建立的具有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設施的城鎮。又稱衛星城市。建立這種城鎮旨在控制大城市的過度擴展,疏散過分集中的人口和工業。衛星城鎮有一定的獨立性,但在行政管理、經濟、文化和生活上同它所依託的母城有較密切的聯繫;與母城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但有便捷的交通聯繫。1898年英國社會活動傢E.霍華德提出田園城市,設想建立一種兼有城市和鄉村優點的新型城市,在中心城市周圍建立一圈較小的的城鎮,形式上有如行星周圍的衛星。根據霍華德的設想,1919年英國規劃設計第二個田園城市——韋林時,采用衛星城鎮這個名稱。1946年,英國國會通過《新城法》,新城一詞替代衛星城鎮一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英國、瑞典、蘇聯、法國、美國、日本等國都規劃建設許多衛星城鎮。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上海、北京等城市總體規劃也都考慮瞭衛星城鎮的建設。世界各國實踐證明,建設城市職能比較單一的衛星城鎮較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各國衛星城鎮規劃建設的趨向是:人口規模適當增大;職能向多樣性發展;盡量使工作與生活居住就地達到平衡;采用先進的交通系統與母城取得便捷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