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體中有維管組織分化的各類植物的總稱。又稱維管束植物。包括蕨類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維管組織是植物體中運輸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的複合組織,由木質部韌皮部組成。在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中的雙子葉植物的維管組織中,木質部與韌皮部間有形成層。木質部由管胞、導管、木纖維和木薄壁細胞組成,主要功能是把植物從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向上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中中去;韌皮部的主要成分是篩胞、篩管、伴胞、韌皮纖維和韌皮薄壁細胞,主要功能是把葉子或其他綠色組織經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向下運輸到植物體的莖、根等各個組織器官中去,也可把根部儲藏的物質經過消化後向上運輸到植物的莖、葉、果實等其他器官和組織中去。木質部和韌皮部還具有支持功能。

  維管組織對陸生植物適應環境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在植物界中,藻類植物和苔蘚植物都沒有維管組織,藻類植物通常隻能生活在水中;苔蘚植物雖然可以生活在陸地上,但大多隻能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維管組織有一個發展進化和完善的過程。現存的蕨類植物雖然有瞭發展,但仍然隻有少數種類具有分化程度不高的導管,絕大多數種類隻有管胞和篩胞,其運輸效率不高,所以它們對陸生環境的適應還不夠,大多數種類仍然生活在陰濕的環境中。在裸子植物中,維管組織比蕨類植物有瞭發展,雖然多數種類仍然為管胞和篩胞,但其進步的種類中已經有瞭導管,對陸生生活的適應性有瞭提高。在被子植物中,維管組織的分化程度最高,木質部普遍具有導管,韌皮部具有篩胞和伴胞,其輸導效率大大提高,對陸生環境的適應性也最強。現代被子植物在陸地上分佈最廣、種類最多,為地球上最優勢的植物類群,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維管組織的分化程度最高。

  早期維管植物在演化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它包括志留紀和泥盆紀地層中已發現的可能是最原始的陸地維管植物。萊尼蕨類植物是已知維管植物中最古老和最簡單的一類,氣生的莖軸二歧分枝,無葉,孢子囊頂生,橢圓至分叉狀,孢子同型。這一類中的光蕨屬(Cooksonia)產自晚志留世和早泥盆世地層,曾被認為是“無可爭議的最早的維管植物”。但近年的研究表明,此屬的一部分可能是維管植物的祖先,另一部分可能向著苔蘚植物的方向演化。

  維管植物起源的時間,現在較多的古植物學傢認為始現於志留紀。也有人根據分散保存的三縫孢,認為從寒武紀就有維管植物存在。截至2007年底,最早具有維管分子的植物是發現於中國貴州距今約4.28億年早志留世晚期的黔羽枝。這一植物的形態與藻類相似,但管狀分子有圓形的具緣紋孔,與典型維管植物的管胞相似。黔羽枝很可能是維管植物的祖先,或者是原始的維管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