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心理學傢、社會文化歷史學派創始人。生於白俄羅斯戈梅利,卒於莫斯科。1917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和沙尼亞夫斯基大學歷史–哲學系。1924年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其研究涉及心理學的許多領域,留下瞭180多種著作,在蘇聯心理學發展史上起過重要作用。1925年在《意識是行為心理學的問題》一文中提出,研究意識問題對科學心理學具有重大意義。1931年在其代表作《高級心理機能的發展》一書中,闡述瞭對人的高級心心理功能的社會起源與中介結構的觀點。1934年在《思維和言語》一書中介紹瞭他對概念的發展與兒童科學概念形成的實驗研究,評述瞭J.皮亞傑關於兒童自我中心言語的觀點。在《學齡前期的教學與發展》、《學齡期教學與智力發展問題》等論文中闡述瞭教學與發展的關系,提出“最近發展區”、“教學必須走在發展前面”的觀點,指導瞭20世紀50~70年代以L.V.贊科夫為首的教學實驗。

  維戈茨基關於人的高級心理機能是文化歷史的產物及個體的心理發展在社會中、在人際交往中實現的思想,不僅在蘇聯而且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影響。70年代後期引起西方心理學界的重視,在國際上掀起一股維戈茨基研究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