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發展科學技術和商品化生產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投資方式。風險投資可以把發明創造迅速轉化為商品,一般失敗率相當高,但通過風險投資,有利於促進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風險投資是40年代開始在美國出現的。60年代末傳到日本。80年代風險投資開始在西歐、東南亞和中國的臺灣興起。現在風險投資已成為世界金融界的一個熱門行業。

  風險投資的發展受風險資本、風險投資公司和風險企業傢及其主持的風險企業等三方面因素的影響。風險資本一般指投入新技術術產業的資本。國外風險資本的來源主要是私人資本、科學基金、保險公司和其他大企業的資金。風險投資公司是專門發放風險投資的企業,它起著銀行和保險公司起不到的作用。它把投資壓在創業公司的成敗上,無需任何擔保或抵押。它向創業公司提供各方面的咨詢和技術建議,推薦人才,或參與經營和管理。在風險投資中投資者和受資者雙方共擔風險,共享效益,有利於鼓勵企業對新技術進行商品化開發。風險企業一般是技術密集型企業,並具有較高的適應性。現在美國一般是以大學和研究機構為中心,建立橫向聯系的風險企業網絡,使科研與生產相結合,發揮群體優勢,在經濟杠桿的作用下,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相當活躍的一支力量。中國於1985年 9月正式成立中國新技術創業投資公司(CVIC),開始從事風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