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和瓷器的總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普通陶器與瓷器絕大部分屬於以粘土為主要原料燒成的矽酸鹽製品。陶瓷一般說是陶瓷器的簡稱,廣義地說是陶器、瓷器以及含粘土很少或不含粘土的特種陶瓷如高鋁瓷、鎂質瓷、鋯質瓷、磁性瓷、電子陶瓷、高溫陶瓷、工程陶瓷、核能陶瓷等的泛稱。

  陶與瓷在外觀與微觀結構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儘管兩者均由結晶態物質、玻璃態物質和氣泡 3種組分組成,但粗細、緻密程度和氣孔數量有所不同。陶器製造主要採用粘土質原料,加加工比較簡單,燒成溫度偏低(一般為1000℃左右),因而質地粗糙,致密度差,氣孔率高,吸水性強。而且一般粘土中含鐵、鈦等化合物雜質較多,使燒成的制品多數帶有顏色。瓷器制造大都選用雜質含量較少的粘土,適量配以熔劑原料和瘠性原料(見陶瓷器原料),在較高的溫度下(1300℃左右或高於1300℃)燒成,所得成品組織細膩,結構致密,強度較高,而且吸水率很低。如果制造中選用更純的原料,特別是氧化鐵含量很低的粘土,並采用適當配料和較高的燒成溫度,則可制成白度很高、透光度良好的高質量瓷器。

  簡史 陶器制造起源於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陶器制造已較普遍地在世界各民族中獨立地得到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類對生活與藝術需求的增長,陶器的品種、數量不斷增加,質量不斷提高,逐漸完成瞭陶到瓷的演變。瓷器起源於中國東漢時期(公元25~220),然後向東、西方傳輸,影響著世界瓷器制造業的發展(見陶瓷史)。

  產區及概況 世界各地的陶瓷器生產,既有傳統品種和傳統工藝的繼續,也有大量新興品種的出現。

  在中國,某些失傳的成就,如唐代就已有名的長沙窯,宋代列為名窯的定窯、鈞窯、汝窯、耀州窯都先後通過分析研究與科學總結,得到瞭恢復和發展。中國的陶都宜興(見宜興陶瓷)與瓷都景德鎮(見景德鎮瓷),長時期稱譽於世界,現在仍是重要產區。宜興的紫砂陶器與宜均陶,景德鎮的青花瓷、玲瓏瓷、顏色釉瓷以及其他藝術名瓷,仍保持著原有風彩。德化的建白瓷觀音、達摩等雕塑藝術品,其聲譽不減當年(見德化瓷)。被法國人譽為“雪拉冬”的浙江省龍泉青瓷,質量與產量均較過去有大的提高。華北地區的唐山陶瓷、邯鄲陶瓷,華南地區的醴陵瓷、潮州瓷器、石灣陶器,華東地區的淄博陶瓷以及東北的海城陶瓷均在20世紀50年代以後躍居為中國陶瓷的優良品種。

  英國的北斯塔福德郡 (North Staffordshire)是英國近200多年來著名的瓷區,尤其是19世紀初期發展起來的骨瓷,以及由韋奇伍德創立的類碧玉(jasper)陶器,一直是風格獨異的優良產品。法國的塞夫爾(Serves)瓷廠自1750年建成後以生產軟質瓷著稱。後在法國裡摩日(Limoges)發現瓷土,於19世紀初改制硬質瓷,從而以生產各種雕像、花卉為主,具有裝飾華麗、色彩鮮艷的特點,為歐洲許多瓷廠仿制。德國的邁森(Meissen)瓷廠自1715年開始生產白度很高的硬質瓷(燒成溫度1400℃),是歐洲最早成功地制造硬質瓷的工廠,並左右瞭歐洲瓷器的風格。這種傳統產品風格一直保留到今天。荷蘭的代爾夫特(Delft)地區 16~17世紀以生產白釉藍彩陶器稱譽歐洲。17世紀生產錫釉陶。這種陶器連同“代爾夫特”的名稱傳入英國,成為兩國共有的品種而沿用至今。日本瀨戶陶瓷產區13世紀起即以陶瓷業著稱,目前的900多傢陶瓷工廠除生產日用器皿外,還生產工業用瓷。

  制造原理 陶瓷器是以粘土為主要原料,利用其可塑性,使泥料塑成陶瓷器物生坯,經過高溫煅燒,使生坯發生一系列物理化學反應,燒成為陶瓷器。為使陶瓷器更加美觀實用,其中一些產品須再經釉燒和彩燒。

  粘土與適量的水混練以後形成泥團,這種泥團(稱坯料)在外力的作用下塑成器形,並在外力去掉後仍保持其形狀不變。這種性質為粘土的可塑性。坯料成型後有較高的屈服值和幹燥後能維持坯料顆粒之間相互結合而不散垮的結合強度。幹燥過程水分蒸發,顆粒間空隙減少而發生體積收縮。坯料中加入瘠性原料(石英或煅燒熟料)和減少水量,可以改變過大的流動性,調節可塑性能,減小幹燥收縮。

  高溫煅燒時粘土中的熔劑原料如長石、滑石等達到一定溫度時熔融,出現液相,填充於未熔顆粒之間的空隙中,靠其浸潤性和表面張力,使氣孔率下降,發生燒成體積收縮,同時能溶解難熔組分,而從液相中析出新的結晶相(莫來石)並發育長大。原料中加入的石英可部分溶解在液相中,提高粘度,防止高溫變形。難熔顆粒溶解和莫來石析出的反應不斷進行,最終,莫來石、殘留石英與其他晶相組分借助於玻璃相(液相)連結,伴隨氣孔而構成復雜的結構,組成致密的陶瓷器坯體。

  釉是附著於陶瓷器坯體表面的經熔燒的玻璃質層。釉料細漿首先須粘附於坯體表面,釉燒時絕大部分熔融,而與坯互相滲入,形成夾雜殘留氣泡和晶體的釉層,使陶瓷器表面平滑並具有光澤,易於清潔,還可以增加強度和提高抗腐蝕性,並能增進色調和進一步彩飾(見陶瓷釉)。

  種類 陶瓷器的種類很多。按用途可分為飲食用具與藝術陳設品兩大類;按原料分類,有紫砂陶、葉蠟石精陶、石灰石精陶、高嶺石瓷、瓷石瓷、滑石質瓷、骨瓷等;按釉色可分為白釉瓷、顏色釉瓷、花釉瓷、結晶釉瓷等;按裝飾方法分有釉上彩瓷、釉中彩瓷、釉下彩瓷、雕塑刻瓷等。

  生產工藝 陶器與瓷器在外觀與內在質量上雖存在著差異,但制造原理相同,生產工藝基本一致。綜合起來為:坯料制備、成型、幹燥、施釉(可不施釉)、燒成和裝飾(可不裝飾) 6個過程。每一個過程又可分為若幹工序。

  坯料制備(見陶瓷器原料)主要包括原料凈化、配料、粉碎和練泥等工序。由於天然礦物原料中雜質含量波動較大,往往需要采用揀選、淘洗、強磁除鐵等方法使之凈化,以保證配料的統一和符合預定組成要求。原料按比例配合,經過粉碎、摻水後,如果水分過多,要通過壓榨去掉多餘水分,還須排除夾入的氣泡並使坯料中的水分均勻,以提高可塑性。一般可以利用陳腐、捏練和真空練泥等辦法。其中真空練泥效果好,效率高。

  陶瓷器成型主要采用可塑法與註漿法。濕壓法與等靜壓法也有應用。可塑法成型又可分為旋壓、滾壓、印坯、雕鑲以及較古老的拉坯法。這些方法的選擇取決於器型(例如扁平的或深凹的)、坯體的質量要求(如致密度大小)和生產效率。

  陶瓷器的器型設計既要滿足產品的藝術效果和實用價值,還需要考慮生產技術的要求。因此,設計工作者在具有較高的審美素質的同時,還須熟悉生產工藝和工藝材料性質。例如將器型的彎曲部分設計成90°的折角,在幹燥與燒成中則容易出現裂紋。此外,器型設計還要結合使用要求,考慮減少洗滌、貯存、包裝、運輸等因素造成的損失。

  陶瓷器燒成是陶瓷器生產中的關鍵工序。燒成中必須制訂正確的溫度制度(包括升溫速度、最高溫度、保溫時間、冷卻速度等)和氣氛制度(包括氧化、還原和中性氣氛的溫度范圍和強度)。這些制度的制訂要依據坯體在溫度變化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同時還須考慮窯爐的形式、結構和裝窯方法等的影響。

  陶瓷器是一種實用品,同時也是一種藝術品。史前時期的人類在陶器藝術方面就有突出的成就,彩陶上的彩繪藝術與器型的配合,渾然一體。這些原始陶器的藝術表現到現在還為人們所賞識。現代陶瓷器裝飾的設計和藝術遠比過去豐富,彩色顏料已從天然呈色礦物擴大到人工合成顏料多種系列,可以適應1300℃以上的燒成溫度,使陶瓷器的裝飾得到空前的發展。

  

參考書目

 中國矽酸鹽學會編:《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北京,1982。

 景德鎮陶瓷研究所編著:《中國的瓷器》,輕工業出版社,北京,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