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砂糖、糖漿為主要原料,添加香料、果料、乳製品、凝膠劑或起泡劑等輔料,按一定工藝加工製成的固體甜味食品。

  原料 主要有砂糖和糖漿。

  砂糖 蔗糖的俗稱,是各種糖果的甜源。砂糖是單斜晶系的結晶體,外觀為近似方形的白色顆粒。一般砂糖的純度在99.7%以上。砂糖內蔗糖含量越高越好。純度高的砂糖在經高溫熬煮時,變變化較小。

  糖漿 制造糖果的另一種甜味料。糖漿又可分為飴糖、轉化糖漿、淀粉糖漿和高麥芽糖漿等。①飴糖:是在砂糖生產技術發明以前,中國早就應用的甜味料(見制糖技術史)。飴糖的主要原料是秈米、糯米、梗米或玉米。利用大麥發芽後產生的淀粉酶來分解米飯中的淀粉以產生糖分,經過濾、濃縮而成一種淺棕色的、粘稠的、甜味溫和的半透明的糖漿,即為飴糖。飴糖主要含麥芽糖,還含有一定量的糊精,糊精沒有甜味。低濃度的飴糖易變質。②轉化糖漿:蔗糖經過酸或酶在一定的溫度和時間下作用,產生等量的葡萄糖和果糖而成。轉化糖漿呈淺黃色,貯存期間色澤會進一步加深。風味近似蜂蜜,具有較高的溶解度和吸水性,粘度低。為便於保存,轉化糖漿的濃度宜保持在75%左右,其轉化糖含量要求不低於總幹物質的95%。③淀粉糖漿:又稱葡萄糖漿、液體葡萄糖和化學糖稀等。它是制造糖果的另一種重要甜味料。一般淀粉糖漿是淀粉加酸或酶不同程度水解的產物,含有糊精、低聚糖、麥芽糖和葡萄糖。由於淀粉原料、性質、水解條件不盡相同,因此,淀粉糖漿所含上述 4種糖的比例不可能完全一致。這些成分的特點是粘度大,甜度低,不結晶或難於結晶。一般在生產中使用的淀粉糖漿要求濃度為43~45°Be′(相當於折光計在25℃時測定的百分濃度80~85%);葡萄糖值(D.E.值)為42~44%,中等轉化的為52~54%,高度轉化的為60~62%;酸堿度一般為4.8~5.5%;應透明無色(或淺黃色),無異味。淀粉糖漿能經受的溫度極限(即在此溫度下色澤轉深而不焦化)為 140℃。淀粉糖漿具有溫和的甜味,其甜度隨葡萄糖值的增加而增加;粘度則相反,隨葡萄糖值增加而減少。④高麥芽糖漿:用β-淀粉酶和異淀粉酶水解淀粉得到的含麥芽糖量占總幹物質70%以上甚至達到80%以上的產品。

  制造工藝 多數糖果為多種糖的高濃縮制品,添加油脂、乳品、可可、果仁、食用膠或充氣等,使處於多相分散體、產生不同品質結構的特征。

  糖果的種類多種多樣,其熬煮濃縮過程的工藝原理相同。以硬糖為例,其工藝過程為:

  配料 蔗糖是無透色明的晶體。如加水溶化,再加熱蒸發,當溶液達到過飽和的程度時,蔗糖分子會整齊排列,重新形成結晶。這一自然現象,和糖果制造的要求恰恰相反。因此,必須配入適量的糖漿,使糖溶液中的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糊精等分子,混合在蔗糖分子之間,阻礙蔗糖分子結晶。糖漿的比例必須適當,如還原糖含量不足,不能防止結晶;如還原糖比例過高,成品的吸濕性強,容易從空氣中吸收水分,輕者在吸收水分以後,蔗糖緩慢結晶,俗稱“返砂”,重者潮解成粘液,俗稱“發烊”。

  溶糖 加適量的水,使砂糖迅速溶化,並和糖漿均勻混合。加水量不足,殘留的砂糖將成為晶核,引起重結晶;加水過量,又將延長加熱蒸發的時間,促使蔗糖發生化學變化,並浪費能源。加水量通常為配方物料總固形物的30~35%。

  熬煮 是硬糖工藝中的關鍵,目的是把糖溶液中的水分盡量蒸發除去。熬糖的設備分常壓熬煮和真空熬煮兩種。①常壓熬煮:一般以銅鍋為容器,直接用明火加熱,糖液溫度隨著濃度的增加而升高,最終上升到150~168℃時,停止加熱,這時殘留水分為2~3%,必須立即傾倒在冷卻臺上,進行冷卻。常壓熬煮因溫度高,一部分蔗糖轉化並進一步分解,所以顏色加深,而且吸水性增強,影響成品的保藏性。②真空熬煮:可以降低糖液的沸點,減少蔗糖的分解和變化。常用的熬糖裝置由一套真空系統和熬糖鍋組成。用真空鍋熬制的產品顏色淺、風味正、保藏性較好。

  冷卻和調和 過去是將糖坯傾倒在金屬冷卻臺面上進行。當糖坯冷卻到一定程度,尚保持流動狀態時,添加適量的香精、色素和調味料(例如水果糖用檸檬酸,奶油糖用奶油等),再進一步翻拌均勻。現代糖果的冷卻工序是在運輸帶上連續進行。

  成型和包裝 調和工序以後,當糖膏冷卻到70~80℃時,已呈半固體狀態,具有可塑性的特征,用連續化的成型機械制成硬糖。糖果包裝除具有一般商品的包裝作用外,尤其要考慮到防止糖果從空氣中吸水潮解或結晶。糖果包裝有單塊小包裝、袋裝和盒裝,再外層要有紙箱包裝。單塊小包裝材料要有良好的印刷性、折疊性、封合性、低透氧性、低透水性和耐撕性等。

  種類 根據輔料、工藝和口味特點,糖果可分為以下幾類。其中硬糖、奶糖、軟糖、蛋白糖、乳脂糖、夾心糖等所用的主要原料均為砂糖、淀粉糖漿(或飴糖)。

  硬糖 添加適量香精香料、乳制品或果仁等輔料加工制成的一種脆性糖果。按加工工藝和特性,又可分成堅脆型和酥脆型兩種。堅脆型硬糖包括4個品種:①水果味的檸檬、菠蘿、橘子、香蕉硬糖等。②清涼味的薄荷硬糖等。③果仁味的松子、花生、芝麻硬糖等。④乳脂味的椰子糖、話梅糖、脆香糖等。酥脆型包括 2個品種:①微孔的拉白棍糖、拉白粽糖等。②中孔的泡泡糖、藕絲糖、空芯糖等。

  奶糖 添加適量油脂、乳制品、香料等,用明膠作膠體加工而成低度充氣的糖果。按加工工藝分膠質型和非膠質型兩種。前者具有較強韌性和彈性,後者彈性較小或有微粒結晶,兩種均有奶味、果味、可可味和咖啡味等品種。

  軟糖 用瓊脂、淀粉、明膠等作凝膠劑,經熬制、澆模成型,含水分較高、質地柔軟的糖果。可分成3類:①瓊脂型,包括長方塊的水晶軟糖和半球形、卷筒形、色方三塊等花色軟糖。②淀粉型,包括橘子、菠蘿等軟糖,高粱飴和松子、胡桃等果仁軟糖。③明膠型,如棉花糖等。

  蛋白糖 添加適量油脂、乳制品、果料、香料等,用蛋白作主要發泡劑或加少量明膠經充分攪拌,加工而成中度充氣、剖面有均勻微孔的糖果。分奶味果仁型和果仁型兩類。

  乳脂糖 添加油脂及乳制品,經攪拌制成具有焦香味的糖果。按工藝及配方分膠質乳脂糖(又名太妃)及砂質乳脂糖(又名法奇)兩類。它們均具有組織細膩、潤滑的特性。前者較有咀嚼性,後者稍具咀嚼性並略有均勻細小結晶。乳脂糖有鮮奶、果味、可可味和咖啡味等品種。

  夾心糖 以砂糖、淀粉糖漿(或飴糖)為主要原料,經熬制成糖坯作外皮,用糖粉、果醬、果仁醬、乳制品、可可粉等做成各種餡心,包裹軋制而成,或以糖料加入各種酒類註模而成的糖果。分酥心型(如花生、芝麻酥心等)、醬心型(如蘋果醬、橘醬夾心等)、粉心型(如維生素、果粉、芝麻屑心等)和酒心型4類。

  拋光糖 以各種糖料或果料為糖心,用糖粉和糖漿作糖衣,經拋光而成表面有光澤的糖果。有彈子糖、珍珠糖和紐扣糖等品種。

  粉糖(生糖) 以白糖粉為主要原料,添加適量香料、調味料經粘合壓制而成各種形態的糖果。有薄荷粉糖片、水果粉糖片和鈣質粉糖片等品種。

  膠基糖 以膠基(無味、耐咀嚼而不溶解於唾液的膠狀物,主要含人心果樹的樹膠或合成樹膠)、糖粉、淀粉漿等為主要原料,配以香料、調味料經壓制而成的糖果。有膠姆型(留蘭香、鮮果汁等味),和泡泡型(水果味)兩類。

  發展趨勢 主要有5點:①品種花色多樣化,以適應多層次需要。②研究低甜度和保健性能。③提高衛生水平,廣泛應用自動連續生產設備。④開發方便、經濟美觀的包裝材料和方法。⑤研究開發新原料以及因地制宜的資源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