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史

  分類

   農業用拖拉機

    輪式拖拉機

    履帶拖拉機

    手扶拖拉機

   工業用拖拉機

  組成和特點

   發動機

   傳動系

    有級式傳動系

    無級式傳動系

   轉向系

   制動系

   行走系

   液壓懸掛裝置

   動力輸出裝置

    動力輸出軸

    皮帶輪

    液壓輸出點

   駕駛室和座位

  發展趨勢

━━━━━━━━━━━━━━━━━━━━━━

  與各種工作機具配套,用來完成農田作業、道路建築和其他土石方工程作業、運輸作業、固定作業的機動車輛。

簡 史

  

  19世紀中葉,拖帶農具在田間工作的蒸汽拖拉機已在英、美等國得到應用,但蒸汽機操作勞動量大,限制瞭這種拖拉機的發展。19世紀後期,內燃機獲得迅速發展並在拖拉機上得到應用。1892年,美國的J.弗羅希利奇制造瞭第一輛以汽油機為動力的農業用拖拉機。拖拉機從20世紀初開始進入實用發展階段,在歐美各國逐步推廣應用。30年代,充氣輪胎取代瞭過去帶錐形齒的鐵輪,提高瞭拖拉機的工作速度和生產率,改善瞭燃油經濟性和拖拉機的行駛平順性。同一時期,英國創制液壓控制的三點懸掛裝置,使拖拉機及其配套工作機具形成為有機聯系的整體,大大地簡化瞭工作機具的升降操縱,提高瞭作業質量。

  現代拖拉機的基本結構仍與30年代的大體相同,但在性能和結構上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和改進。其標志是:具有高的生產率和經濟性指標;從動力輸出到各種操縱機構廣泛采用液壓技術;可靠性和耐久性有很大提高;乘坐的舒適性、安全性和操作方便性大為改善。根據1982年的統計資料,世界各地已有2250萬臺拖拉機在農業中使用,其中74.6%在北美和歐洲(包括蘇聯)。

  中國的拖拉機工業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才發展起來的。在此之前,僅有少量引進的拖拉機用於農田、推土和鏟運等作業。1959年,中國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投入生產。此後又先後興建瞭天津拖拉機廠、長春拖拉機廠、江西拖拉機廠、鞍山拖拉機廠、松江拖拉機廠和上海拖拉機廠等。60年代後期和70年代,大部分省、市都建立瞭地方的手扶拖拉機和小型拖拉機制造廠,從而在中國形成瞭生產各種功率等級和類型的拖拉機體系。根據1984年的統計資料,中國農業拖拉機的保有量為:大中型拖拉機85.4萬臺,2718.9萬千瓦;小型和手扶拖拉機329.8萬臺,2886.5萬千瓦。中國絕大多數農業經營單位規模較小,水田地區和山區地塊面積小,故在農業用途上大多數為中小功率拖拉機。

分 類

  拖拉機按用途可分為農業用拖拉機和工業用拖拉機兩大類。一般來說,農業用拖拉機帶配套的多種農機具,大多在較松軟平整的田間土壤上、以較穩定的速度和額定負荷工作。工業拖拉機配帶專用工作裝置,大多在較為復雜的自然土壤上,以變化的速度和交變的沖擊性大負荷下工作,因而對工業拖拉機整機特性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工作過程中能隨負荷增大而降低行駛速度,以發揮最大牽引力或推力;有較高的倒駛速度及其相應的改變正倒行駛的快速換檔機構;有更高的越野通過能力;有更多的動力輸出點和更大的動力輸出能力等。同樣,對工業用拖拉機零部件的結構強度和剛度也有比農業拖拉機更高的要求,某些零部件還需要增加一些必要的保護裝置,因而工業拖拉機的結構也比農業用拖拉機笨重。部分由農業拖拉機變型派生的工業用拖拉機,零部件的強度和剛度較弱,隻適用於農業工程作業或較輕負荷的一般工程作業。

  農業用拖拉機 農業用拖拉機包括用於一般農作物的田間耕地、耙地、播種、收割、運輸作業的一般用途拖拉機和為某種特定地區和作物的工作條件而專門設計的特殊用途拖拉機。農業用拖拉機按結構不同又可分為輪式拖拉機、履帶式拖拉機和手扶拖拉機3大基本類型(包括在這些類型中的某種基本型拖拉機基礎上派生出來的變型拖拉機等)。特殊用途拖拉機可以是以上3種基本型拖拉機基礎上的變型,也可能是利用基本型拖拉機的一些通用部件而單獨設計的獨立型。常見的特殊用途拖拉機如高地隙中耕拖拉機、矮窄型菜園拖拉機、自動底盤和集材拖拉機等。船式拖拉機(機耕船)(見彩圖)也是一種為解決中國南方深軟泥層水田耕作而研制的新型特殊用途拖拉機。其原理是借助於船體的浮力,減小下陷深度,以減小拖拉機在深軟泥層水田中的巨大的滾動阻力,從而提高機耕船在這種使用條件下的通過性和生產率。

船式拖拉機帶掛車

“上海”50型水旱兩用拖拉機

  輪式拖拉機 具有4個以上輪子的拖拉機(見彩圖)。包括兩輪驅動拖拉機(簡稱4×2輪式)和4個以上輪子驅動的多輪驅動拖拉機(絕大多數為4輪驅動,簡稱4×4輪式)。4×2輪式拖拉機是生產和使用最多的一種機型。它的突出優點是:作業質量好、適應性強,綜合利用程度高,操縱輕便,勞動條件好。這種拖拉機適用於平原和淺丘地區作業。它的弱點是附著性能較差,在坡地、土質粘重和潮濕地、沙土地區使用受到一定限制。4×4輪式拖拉機除具有4×2輪式拖拉機的優點外,還有較好的牽引附著性能和越野性能。這種拖拉機在坡地、土質粘著和潮濕地、沙土地上作業,以及在農田基本建設作業方面比4×2輪式具有較好的適應性。4×4輪式拖拉機按結構不同又可分為獨立型和變型兩種。前者是專門設計制造的,前後輪一樣大;後者是在4×2輪式拖拉機基礎上變化來的,一般是前輪小後輪大。獨立型比變型有更好的牽引附著性能和使用性能,但結構較復雜、生產成本較高。變型拖拉機所用的零部件與其基型的零部件通用程度高,這樣既便於組織生產,成本也較低。

  履帶拖拉機 履帶拖拉機的優點是:牽引附著性能好,單位機寬牽引力大,接地比壓低,越野性能強,穩定性好。在潮濕、粘著的土地上,履帶拖拉機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小型履帶拖拉機對山地、梯田和坡地具有較好的適應性。但履帶拖拉機不適於運輸作業,結構較復雜,耗材較多,制造成本較高。

  手扶拖拉機 外形小巧、機動靈活,適用於小塊地、梯田、菜地和菜園,又因操縱簡便、維修容易、綜合利用性好、價格低而適於一般農戶使用。它的缺點是:僅適於輕負荷作業,生產率低,操作勞動強度較大(見彩圖)。手扶拖拉機可分為驅動型,牽引型和兼用型3種。驅動型以旋耕作業為主,功率大多為6~9千瓦;牽引型隻能進行牽引作業,功率較小,一般不超過3.7千瓦;兼用型既能旋耕又能作牽引工作,綜合利用性能好,功率大多為3.7~9千瓦。手扶拖拉機換上水田鐵輪或高花紋輪胎後還能下水田作業,拖帶掛車後能兼作運輸作業。這種拖拉機在中國南方水田地區獲得廣泛應用,在北方部分旱作地區也得到瞭推廣。

手扶拖拉機翻耕水田

  工業用拖拉機 配帶有推土鏟、鏟運鬥、挖掘鏟鬥、松土器和專用運輸掛車等工作裝置以及相應的聯接機構和操縱機構,以進行土石方工程的鏟土運輸和牽引等作業的拖拉機。一般農業用拖拉機可根據作業不同隨時更換所配農機具,而工業用拖拉機大多趨向與某種工作裝置以及相應的專用聯接裝置和操縱機構一起構成專用的機動車輛,如推土機、挖掘機(見挖掘機械)、鏟運機、裝載機、平地機、越野運輸車等。工業用拖拉機大多用於建築工程、水利工程和礦山等場地,大規模農田基本建設也常需要借助工業拖拉機來完成。工業用拖拉機按結構不同也可分為履帶式和輪式兩大類。大型工業拖拉機大多為履帶式,中等功率的大多為四輪驅動式。

組 成 和 特 點

  現代拖拉機一般都由發動機、傳動系、轉向系、制動系、行走系、液壓懸掛裝置、牽引裝置、動力輸出裝置以及駕駛室和座位等組成。

  發動機 拖拉機普遍采用柴油機作為動力,小型手扶拖拉機上也有裝用汽油機的。拖拉機用柴油機一般為高速中小型柴油機,轉速一般為2000~2800轉/分。75千瓦以上的大型拖拉機往往采用增壓柴油機或增壓兼中冷柴油機。由於拖拉機在田間或工地大負荷工作,發動機必須具有較大的扭矩儲備系數和良好的濾清系統。

  傳動系 用以將發動機的動力傳給驅動輪和動力輸出軸的機構。根據不同作業的需要,傳動系能使驅動輪和動力輸出軸獲得不同大小和不同方向的扭矩和相應的轉速。同時,它又能切斷動力,使拖拉機停車或停止動力輸出軸的轉動。按傳動比的改變方法,傳動系可分為有級式和無級式兩種。

  有級式傳動系 輪式拖拉機的有級式傳動系(圖1)一般由離合器、變速箱、中央傳動、差速器和最終傳動組成。履帶式拖拉機的有級式傳動系(圖2)用轉向機構(如轉向離合器)取代差速器,其餘部分與輪式拖拉機基本相同。手扶拖拉機的有級式傳動系(圖3)除少數采用離心式或片式離合器與發動機直接傳動方式外,普遍采用皮帶傳動作為第一級減速,並采用牙嵌離合器(嵌入離合器)作為轉向機構。

  ① 離合器。用於傳遞和切斷發動機傳給傳動系的動力。在中小型拖拉機上一般采用幹式摩擦離合器,在現代大功率(75千瓦以上)拖拉機上已大多改用壽命更長、工作柔和的濕式離合器。變速箱中的負載換檔離合器也大多采用多片濕式離合器,其襯面一般為銅基粉末冶金材料。農用輪式拖拉機大多采用雙作用離合器,其特點是把動力傳給驅動輪的主離合器與把動力傳給動力輸出軸的副離合器結合為一體。有的離合器共用一個腳踏板操縱,隨腳踏板行程的下移,先使主離合器分離,然後再使副離合器分離,這種結構稱為聯動操縱式雙作用離合器。有的用腳踏板和手拉桿分別操縱主、副離合器,這種離合器稱為獨立操縱式雙作用離合器。輪式拖拉機大多采用聯動操縱式離合器。

  ② 聯軸器。用於聯接離合器軸和變速箱輸入軸,有剛性聯軸器和彈性聯軸器兩種。剛性聯軸器是一個花鍵套筒;彈性聯軸器因用橡膠塊作為彈性元件,能減少沖擊,應用廣泛。但一般用途的輪式拖拉機多由各箱體直接聯接而形成無架式機體,由於其剛度好,一般將離合器軸和變速箱輸入軸制成整體而不需要加裝聯軸器。

  ③ 變速箱。拖拉機的變速箱(即變速器)傳統上采用齒輪傳動結構的組成式變速箱,一般由1個3~6前進檔、1個倒檔的主變速箱和1個2檔(或3檔)的副變速箱組成,能以較少的齒輪數獲得6~18個前進檔和2~3個倒檔,變速范圍較大。現代拖拉機變速箱的檔數有增加的趨勢,歐美的輪式拖拉機一般都具有12~16個前進檔,有的甚至多達24個檔。為瞭進一步改善操縱性能和提高作業生產率,有的大、中型拖拉機在變速箱前端選裝負載換檔增扭器。為適應慢速作業的需要(如移栽或開渠),有的拖拉機在變速箱裡加裝減速器以提供爬行檔。在美國,某些大功率拖拉機上選裝全部排檔負載換檔變速箱。這種變速箱操縱方便、生產率高,但結構復雜、成本高,一般作為選裝部件根據用戶的需要提供。

  ④ 中央傳動。用於增加傳動系總傳動比,並改變扭矩的傳遞方向。除用皮帶傳動作第一級減速的手扶和小型拖拉機的中央傳動采用圓柱齒輪外,一般拖拉機為瞭改善傳動的平穩性,大多用弧齒或擺線齒錐齒輪(見錐齒輪傳動)。

  ⑤ 差速器。它能使左、右驅動輪以不同的轉速旋轉,以滿足轉向時的需要。同時,在直線行駛時,如左、右驅動輪的實際半徑因輪胎氣壓、載重、制造誤差和磨損程度不同而不相等,也需要利用差速器使左、右驅動輪以不同轉速旋轉,否則輪胎磨損和功率消耗都會增大。一般輪式拖拉機都采用簡單式錐齒輪差速器。為瞭改善拖拉機田間工作的通過性,克服驅動輪單邊打滑現象,一般輪式拖拉機都在差速器上裝有差速鎖止機構,在必要時可以鎖止差速作用,使附著好的一側驅動輪發揮足夠的驅動力,以便拖拉機能順利地通過惡劣地段。在履帶式拖拉機上,一般用轉向離合器、單級行星轉向機構和雙差速器等代替輪式拖拉機的簡單差速器。

  ⑥ 最終傳動。用以進一步降低發動機傳來的轉速,使傳動比滿足總傳動比的要求。最終傳動有外嚙合圓柱齒輪傳動和行星齒輪傳動兩種。前者按佈置的位置不同又分為外置式和內置式兩種。履帶式和部分輪式拖拉機采用外置式最終傳動,有利於提高後橋的離地間隙。行星式最終傳動結構緊湊,能得到較大的傳動比;但對於提高後橋離地間隙不利。手扶拖拉機和大功率履帶拖拉機因總傳動比和轉向機構特性的需要,往往采用兩級最終傳動。

  無級式傳動系 能使拖拉機的行駛速度更好地滿足不同作業的要求,並使發動機經常處於標定工作狀況下運轉,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比油耗。但無級式傳動系的傳動效率偏低,制造成本高,使用壽命不如齒輪傳動長,仍處於研制或小批量生產階段。拖拉機上采用的無級傳動系主要有機械傳動(皮帶或鏈條)、電力傳動、液壓傳動和液力機械傳動等。其中靜液壓無級傳動在拖拉機上的應用較受重視,雖然它的生產成本仍高於一般齒輪傳動,但使用操作較方便,仍獲得一定程度的應用。液壓無級傳動已在美國和聯邦德國小批量生產,用於功率為4.5~12千瓦的小四輪園藝拖拉機上,也有少量45~60千瓦的四輪驅動拖拉機采用這種傳動系。在大、中型工業拖拉機上,有的裝用液力耦合器或液力變矩器以改善操縱性能,並可減輕對傳動系的沖擊載荷,提高傳動系的使用壽命。裝液力變矩器的液力機械傳動系還能自動適應外界阻力變化,改善拖拉機的牽引性能。

  轉向系 用以改變拖拉機的行駛方向和保持拖拉機直線行駛的機構。輪式拖拉機的轉向系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助力式和冷液壓式3種。轉向方式可分為前輪轉向、後輪轉向、四輪轉向和折腰轉向幾種。一般輪式拖拉機大多采用前輪轉向。履帶式拖拉機的轉向機構有轉向離合器、單級行星機構和雙差速器等幾種。轉向離合器結構比較簡單,最小轉向半徑較小,直線行駛性能好,為一般履帶式拖拉機普遍采用。轉向離合器需要傳遞很大的扭矩,都采用多片式,其中又分為幹式和濕式兩種。大型工業拖拉機大多采用濕式轉向離合器,摩擦襯面采用銅基粉末冶金材料,成本較高,但壽命長,使用可靠。

  制動系 用於行駛中剎車、幫助轉向,使拖拉機能在斜坡上安全停車。制動器有塊式、帶式和盤塊幾種。除小型輪式拖拉機采用塊式制動器外,普遍采用密封性好、尺寸緊湊、操縱輕便的盤式制動器。由於佈置上的方便,帶式制動器大多用於履帶式拖拉機上。盤式制動器分幹式和濕式兩種。濕式制動器采用粉末冶金材料襯面,使用可靠,且能大大改善制動的平順性。

  制動器操縱機構有機械式、氣壓式和液壓式幾種。在中小型拖拉機上大多采用機械式操縱機構,大型拖拉機上則多采用液壓式操縱機構。考慮到利用制動器幫助轉向的需要,兩側驅動輪應能分別制動。當輪式拖拉機用於運輸作業時,左、右制動踏板由聯鎖片聯鎖在一起,以保證兩驅動輪同時制動。

  行走系 用來支承拖拉機機體的重量,保證拖拉機行駛性能,並把由發動機傳到驅動輪上的驅動力矩轉變為牽引力的裝置。常見的行走機構是充氣輪胎和履帶行走裝置。

  農業用拖拉機的驅動輪胎都采用充氣壓力低於0.15兆帕、花紋高度約為3厘米的大直徑低壓輪胎;工業用拖拉機則采用充氣壓力為0.15~0.4兆帕;花紋高度較低的越野型充氣輪胎或實心輪胎。履帶式拖拉機的行走裝置由懸架和行走機構兩部分組成。懸架的功用是把履帶拖拉機的機體與行走機構聯接起來,並將拖拉機的重量傳給支重輪。履帶式拖拉機的懸架分為剛性、半剛性和彈性3種,以半剛性懸架應用最為廣泛。履帶行走機構用以支承機體,張緊並引導履帶的運動方向,構成一個封閉的履帶環,即拖拉機自備的移動式軌道。履帶行走機構一般由驅動輪、導向輪、支重輪、托鏈輪、履帶和張緊機構組成。

  在輪式拖拉機上換裝各種水田鐵輪、高花紋輪胎和窄胎體高花紋輪胎,可提高拖拉機在水田土壤條件下的附著性能,減小滾動阻力。

  液壓懸掛裝置 農業用拖拉機與農具的聯接方式有牽引式、懸掛式和半懸掛式3種。現代拖拉機大多采用懸掛式和半懸掛式。根據不同作業要求,農具可以懸掛在拖拉機後面、前面、側面或軸間,因而形成後懸掛、前懸掛、側懸掛和軸間懸掛等不同的懸掛方式,采用最多的是後懸掛裝置。液壓懸掛裝置由液壓系統和懸掛機構組成(圖4)。液壓懸掛裝置不僅用於升降農具,而且還可借以調節耕深,並使部分農具的重量轉移到驅動輪上以提高拖拉機的附著能力,改善拖拉機的牽引性能。

  液壓系統主要由液壓泵、分配器、液壓油缸、操縱機構和各種附件(如油箱、管路和濾清器等)組成。液壓油泵大多用齒輪泵或柱塞泵(見往復泵),分配器大多為滑閥式。液壓系統按分配器控制閥在中立位置時油液是否通過控制閥,可分為開心式和閉心式兩種。一般農業用拖拉機大多采用結構較簡單的開心式液壓系統。在現代一些大功率拖拉機上因需要多項液壓操縱,已越來越多地采用變流量定壓力的閉心式液壓系統。

  懸掛機構包括上拉桿、下拉桿、提升桿、提升臂和聯接件等。在農用輪式拖拉機上一般均采用3點懸掛機構。為瞭使農具掛脫方便,在大中型輪式農業拖拉機的3點懸掛機構後可加裝一個快速掛接裝置,這種方式應用日益廣泛。

  工業用拖拉機與其工作裝置的聯接有牽引式和懸掛式兩種。根據配帶的工作裝置不同,通常有前懸掛和後懸掛兩種方式,還可以在拖拉機前、後同時懸掛工作裝置。配帶牽引式工作裝置作業時,需要配裝牽引機構和絞盤式操縱裝置。現代工業用拖拉機大多采用液壓懸掛裝置。液壓系統大多是結構簡單、散熱好、油液能在油箱內過濾的開心式。這種液壓懸掛裝置因同時控制的執行元件(油缸)較多,廣泛采用多路液壓控制閥,其液壓系統的流量也比同功率等級的農業用拖拉機大。

  動力輸出裝置 拖拉機在行進中或靜止時用來輸出一部分功率以驅動工作機具的裝置,一般有動力輸出軸、皮帶輪和液壓輸出點3種形式。

  動力輸出軸 主要用以驅動帶旋轉構件的工作機具,例如旋耕機、絞盤裝置、收獲機械、植物保護機械和帶驅動橋的掛車等。動力輸出軸根據轉速特點可分為標準轉速式和同步式兩種。①標準轉速式動力輸出軸。它的轉速與發動機的轉速成正比,不因變速箱的檔次而變化。根據拖拉機功率的不同,各國采用兩種不同的標準轉速,即540±10轉/分和1000±25轉/分(在發動機轉速不低於80%標定轉速時)。②同步式動力輸出軸。它的轉速與驅動輪轉速之比為一固定值,不因變速箱檔次而變化,用於需要動力輸出轉速與拖拉機行駛速度成正比的農機具,如播種機、帶驅動橋的掛車等。同步式動力輸出軸的轉速約在3.4~9.8轉(拖拉機每行駛1米距離時動力輸出軸的轉數)范圍內。

  皮帶輪 用來驅動固定作業式農機具,如脫粒機、飼料粉碎機、排灌機械和發電設備等。皮帶輪的旋轉方向的確定應以皮帶緊邊在下側為原則。采用較多的是由動力輸出軸驅動的帶齒輪箱的後置皮帶輪。

  液壓輸出點 隨著拖拉機功率的增長和大型復雜的配套工作機具的日益增多,農業拖拉機應有較多的液壓輸出點和更大的液壓輸出能力。在工業拖拉機上由於配置有較多種液壓操縱的作業機具,一般已普遍設有必需數量的液壓輸出點和相應的操縱機構。

  駕駛室和座位 良好的駕駛室和座位以及相應的操縱、監視裝置,不僅是改善駕駛員工作條件、保障駕駛員的安全所必需,而且對提高勞動生產率和作業質量都有很大的意義。為瞭防止翻車時發生人身事故,一般中型拖拉機都有可供選裝的安全保護架或安全駕駛室,大型拖拉機的駕駛室一般為標準裝備。駕駛室趨向於采用全封閉式結構,大多采用大玻璃窗以保證良好的視野,底板采用減振橡膠墊固定在底盤的支座上。駕駛室內四周用吸音材料覆蓋,地面鋪橡膠板,以減弱發動機和傳動系的噪聲、熱量和高頻振動傳入。歐美的拖拉機不裝駕駛室時,駕駛員耳旁噪聲定為90~100dB(A);裝駕駛室時,室內噪聲為80~85dB(A)。進入駕駛室內的空氣經紙質濾清器過濾,駕駛室內氣壓稍高於大氣壓力,以減少灰塵進入。中型拖拉機的駕駛室一般有采暖裝置,而無空氣調節設備,駕駛室前後窗均可打開以利通風。大型拖拉機的駕駛室一般都具有采暖和空氣調節設備。

  早期生產的拖拉機的駕駛員座位一般結構簡單,舒適性較差。從60年代開始,大多數新設計的拖拉機都裝有較舒適的具有彈性懸架的座位。彈性懸架包括3個部分:桿件機構、彈性元件和液壓阻尼裝置。更講究的座位,其彈性元件的剛度還可根據駕駛員體重加以調整,座位靠背的傾角也可調節。為瞭更好地改善駕駛員操作的舒適性,某些現代大功率拖拉機的方向盤的高低和傾斜角度也都可以調整。

發 展 趨 勢

  從拖拉機的生產和使用情況來看,拖拉機的主要發展趨勢是:

  ① 平均功率不斷增大。不論農業用拖拉機還是工業用拖拉機,為瞭提高單機的作業生產率,平均功率繼續增大,但增長的速率已有降低趨勢。北美地區和蘇聯因人少地多,農業生產規模大,大多采用大型農機具,並配備相應的大功率拖拉機。在一般發展中國傢裡仍以中小功率拖拉機為主,但其平均功率也在不斷增大。

  ② 在農業拖拉機中輪式拖拉機占絕對優勢。在許多國傢的農業生產中已基本不使用履帶拖拉機。在蘇聯、意大利和中國,雖仍有部分履帶拖拉機在使用,但所占比重也在不斷下降。在工業拖拉機中,尤其是推土機、挖掘機等機型,履帶式仍占絕對優勢。隨著拖拉機功率的增大,四輪驅動拖拉機得到較快的發展。液壓轉向裝置的應用能解決這種機型的轉向困難問題,鉸接式轉向能大大減小轉向半徑,這些因素更促進瞭大功率四輪驅動拖拉機的發展。為瞭提高在水田中的牽引附著性能和通過能力,中小功率輪式拖拉機的四輪驅動變型在日本等國也獲得瞭較快的發展。

  ③ 拖拉機的安全性、操縱輕便性和工作環境舒適性越來越受到重視。設計制造良好的駕駛室和各種儀表不僅可改善駕駛員的工作條件,保證安全,還可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工作質量。

  ④ 拖拉機及其零部件的系列化、通用化、標準化,是方便生產、使用、降低制造成本和簡化配件供應的重要措施。為瞭能以較少基本型號的拖拉機滿足拖拉機市場多方面的需求,歐美各大拖拉機公司都生產一個或幾個系列產品。在蘇聯等國則有全國統一的拖拉機系列型譜,用以指導各生產廠產品的發展。發展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功率等級的、有一定有機聯系的拖拉機基本型號及其相應的變型,構成系列產品,可使產品之間的零部件具有最高的通用化程度,從而加大通用零部件的生產批量;或能在同一條加工線上生產相似的零件,在同一條裝配線上裝配相似的部件和相鄰等級的拖拉機。這對於充分利用生產能力和降低生產成本都十分有利。

  ⑤ 液壓技術在拖拉機上的應用日益廣泛。在現代拖拉機尤其在大型拖拉機上,幾乎所有主要部件的操縱都采用液壓裝置,如離合器、變速箱的動力換檔、差速鎖、制動器和轉向機構等。在某些拖拉機上,連座位的調整、玻璃窗的啟閉也都用液壓裝置。電子-液壓控制的懸掛系統已在某些拖拉機上采用,這種裝置由於操縱開關佈置上的方便,液壓管路可相應地縮短,在大型拖拉機上將會得到更多的應用。

  ⑥ 拖拉機某些構件長期承受隨機交變載荷,會引起疲勞損壞,影響拖拉機的工作可靠性和壽命。為瞭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大的拖拉機公司都投入瞭較多的資金和人力,制取在各種工況下零件載荷譜,組織模擬試驗和應力分析,在積累大量實驗數據的基礎上編制電子計算機軟件,進行優化設計。這不僅能提高產品質量,並可縮短新產品的研制周期。先進的拖拉機生產企業都已應用電子計算機輔助設計(CAD)手段進行產品設計。優化設計的研究和應用也日漸受到重視。

參考書目

 鎮江農機學院、洛陽農機學院合編:《拖拉機理論》,中國農機出版社,北京,1981。

 程悅蓀主編:《拖拉機設計》,中國農業機械出版社,北京,1981。

 Β.Я.αнилович,Ю.Τ.Βодолажченκо,Κонсm-руировαние и расчеm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mвенныхmракmоров,Μащиностроение,Μосκва,1976.

 J.B.Liljedahl,Tractors and their Power Units,3rd ed.,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