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保溫後隨爐緩慢冷卻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退火的目的是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的珠光體組織。退火的作用主要是:①改善或消除鋼鐵在鑄造、軋製、鍛造和焊接過程中所造成的各種組織缺陷;②細化晶粒,改善鋼中第二相的分佈和形態,為最終熱處理作好組織準備;③消除內應力;④降低硬度,改善組織,便於切削加工。常用的退火工藝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等溫退火、再結晶退火、石墨化退火、擴散退火和去應力退火等。

  完全退火 中、低碳鋼經過鑄造、鍛壓和焊接等加工後,經常出現粗大的過熱組織,這種組織的力學性能不佳,也不利於後續的熱處理。為瞭使組織細化,可將工件加熱到Ac3(見鋼鐵顯微組織)以上30~50℃,保溫一段時間,使原有的鐵素體組織全部轉變為奧氏體,然後隨爐緩慢冷卻(冷卻速度為每小時50~200℃)。在冷卻過程中奧氏體再次發生轉變,即可使鋼的組織變細。

  球化退火 過共析工具鋼和軸承鋼鍛壓後的組織中,珠光體為片層狀,硬度偏高,不易切削加工。如使珠光體中的片層狀滲碳體變為球狀,不僅可以降低硬度,而且可以為後續熱處理作好組織上的準備。為瞭達到這一目的,可進行球化退火。即將工件加熱到Ac1以上20~40℃,保溫後緩慢冷卻。

  等溫退火 有些鎳、鉻含量較高的合金結構鋼,鍛造後的組織為馬氏體,硬度很高,無法進行切削加工。為瞭降低硬度,要進行等溫退火。等溫退火的溫度,對亞共析鋼為Ac3以上30~50℃,對共析鋼或過共析鋼為Ac1以上20~40℃,保溫後十分緩慢地冷卻。但這一點在實際生產中很難實現,而且工藝周期太長,很不經濟。為瞭縮短時間,一般先以較快的速度冷卻到奧氏體最不穩定的溫度,在這個溫度再保溫適當時間,奧氏體轉變為托氏體或索氏體,硬度即可降低。

  再結晶退火 金屬線材、薄板在冷拔、冷軋過程中,會因硬度升高、塑性下降而產生加工硬化現象,難以繼續加工。為瞭能繼續進行冷拔和冷軋,生產出細絲或薄板,需要進行再結晶退火。再結晶退火時,加熱溫度一般為Ac1以下-50~150℃,隻有這樣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應使金屬軟化。這個最低溫度稱為再結晶溫度。金屬化學成分不同,再結晶溫度也不同。

  石墨化退火 可鍛鑄鐵鑄件的鑄造狀態是白口鐵,組織中含有大量滲碳體。為瞭使它變成塑性良好的可鍛鑄鐵,必須進行可鍛化(石墨化)退火。工藝操作是將鑄件加熱到950℃左右,保溫一定時間後適當冷卻,使滲碳體分解,形成團絮狀石墨。根據對出土文物的分析,中國遠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采用這種方法制造農具。

  有些灰口鑄鐵的鑄件,在鐵水凝固過程中,表面冷卻速度較大,出現硬而脆的白口層,無法切削加工。將這種鑄件加熱到900℃左右保溫,使滲碳體分解後緩冷,表層組織即可變得同灰口鑄鐵一樣,使硬度大大下降。

  擴散退火 合金鑄件化學成分一般不夠均勻,這會影響使用性能。需要進行高溫加熱使其成分擴散均勻。方法是在不發生熔化現象的前提下,將鑄件加熱到盡可能高的溫度,例如Ac3

以上150~200℃,並長時間(通常為10~20小時)保溫。在這種條件下,合金中的各種元素即發生擴散而趨於均勻分佈,然後緩冷。這種退火工藝保溫時間很長,隻用於比較重要的合金鑄件。

  去應力退火 鋼鐵鑄件和焊接件常存在內應力。如不消除,鑄件在切削加工後或使用過程中會發生變形,焊接件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早期斷裂。為解決這個問題,應進行消除內應力退火。對於鋼鐵制品,加熱至Ac1以下100~200℃,保溫後在空氣中冷卻,或爐冷至200~300℃,再出爐空冷,即可消除內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