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無機非金屬天然礦物或人造化合物為原料,經粉碎、成形和高溫燒結而製成的非金屬材料。陶瓷主要分傳統陶瓷和特種陶瓷兩類。

  傳統陶瓷 以粘土(包括陶土、瓷土、高嶺土等)、石英、長石等天然礦物為主要原料,經粉碎、成形和燒結而成。因具有耐火、耐酸堿、抗氧化、電絕緣性好和易於清洗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常見的有:日常生活中用的陶器、瓷器;建築工業中的琉璃瓦、瓷磚、盥洗器等;化學工業中的耐酸磚磚、管道、容器和過濾器等;實驗室中的坩堝、蒸發皿;電氣工業中的絕緣子、套管、開關等。

  特種陶瓷 以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鋯、氧化鉛、氧化鈦、碳化矽、碳化硼、氮化矽、氮化硼等人造化合物為原料,采用傳統的或特殊的方法進行粉碎、成形、經高溫燒制而成。有的在燒成後還要進行機械加工或極化處理,以達到對尺寸和形狀的精密要求,或使產品具有特定的鐵電性能等。特種陶瓷大體上可分為結構陶瓷和功能陶瓷兩大類。結構陶瓷在強度、硬度、耐磨性、耐熱性、耐蝕性等方面都遠遠超過傳統陶瓷。功能陶瓷具有鐵電、反鐵電、磁性、氣敏、熱敏、快離子傳導等特殊性能。這兩類陶瓷廣泛用於機械、化工、冶金、航空、原子能、新能源以及國防工業方面,如用氧化鋁瓷可制作高速切削刀具和耐磨零件、爐管、熱電偶保護管、高溫器皿、電絕緣和電真空器件、射出成型機的嘴、汽缸成型用模子、卡規、軸瓦、劃線臺、焊接夾具、研磨夾具、機械密封零件、需要耐磨耐蝕的化工設備等。用氮化矽瓷和碳化矽瓷制成的各種泵的端面密封環,能耐各種介質的腐蝕,其壽命遠比硬質合金高。氮化矽和碳化矽材料作為汽車工業零件和軸承材料的研究工作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氧化鋯材料作為鍋爐和汽車排氣系統的氧氣敏感器也很有發展前途。特種陶瓷材料最具有吸引力的用途是作為熱機材料,可大大提高熱機效率,其中最有希望的是氮化矽、碳化矽、賽隆(SIALON)和部分穩定氧化鋯等。

  陶瓷性能 陶瓷是由無數無機非金屬小晶體和玻璃相所組成,在晶體內部和晶界上常有氣孔和雜質。陶瓷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它們的顯微結構,包括晶粒尺寸和分佈,玻璃相的成分和含量,雜質的性質、含量和分佈等。而顯微結構又由原料、組成和制造工藝所決定。陶瓷的共同特點是硬度高、抗壓強度大、耐高溫、耐磨損、抗氧化和耐腐蝕性能好;缺點是質脆、經不起沖擊、缺乏延展性、耐急冷急熱性能較差。

參考書目

 W.D.Kingery and Others,Introduction to Ceramics,2nd ed.,John Wiley &Sons,New York,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