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中用精確成形方法製造零件的工藝,也稱少無切屑加工。傳統的生產工藝最終多應用切削加工方法來製造有精確的尺寸和形狀要求的零件,生產過程中坯料品質的30%以上變成切屑。這不僅浪費大量的材料和能源,而且佔用大量的機床和人力。採用精確成形工藝,工件不需要或隻需要少量切削加工即可成為機械零件,可大大節約材料、設備和人力。少無切削加工工藝包括精密鍛造、衝壓、精密鑄造、粉末冶金、工程塑料的壓塑和註塑等。型材改制,如型材、板材的焊接成形,有時也被歸入少無切削加工。<

  20世紀以來,人們開始探索各種減少切削或不切削的精密成形新方法和新材料,以減少工時和材料耗費。例如,采用擠壓、冷鐓、搓絲等工藝生產螺栓、螺母和機械配件,使材料利用率大大提高,有時可完全不需要切削;采用金屬模壓力鑄造制造鋁合金件,與普通鑄造相比,制件質量提高,且可基本不用切削加工;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可制造高強度、高密度的機械零件,如精密齒輪等。工程塑料的壓塑和註塑件強度高、成形容易,基本上沒有加工餘量。其他傳統的鑄造、鍛壓工藝也都能提高精度、減少加工餘量,實現毛坯精化。焊接結構的應用,改變瞭過去整體鑄造、整體鍛造的傳統結構,使構件重量大大減輕。

  與傳統工藝相比,少無切削加工具有顯著的技術經濟效益,能實現多種冷、熱工藝綜合交叉、多種材料復合選用,把材料與工藝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機械制造技術的一項突破。

參考書目

 上海市工藝所、華東紡織工學院編:《金屬少無切削加工》,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