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係。孔的尺寸減去相配軸的尺寸所得的代數差稱為間隙或過盈。此差值為正時是間隙,為負時是過盈。按間隙或過盈及其變動的特徵,配合分為間隙配合、過盈配合和過渡配合3類(圖1)。

  間隙配合 具有間隙(包括最小間隙等於零)的配合。這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上。圖1中孔尺寸

,軸尺寸 。最大間隙為0.054毫米,最小間隙為0.020毫米。間隙配合主要用於孔與軸的活動聯接,例如滑動軸承與軸的聯接。

  過盈配合 具有過盈(包括最小過盈等於零)的配合。這時孔的公差帶在軸的公差帶之下。圖1中孔尺寸

,軸尺寸 。最大過盈為0.048毫米,最小過盈為0.014毫米。過盈配合主要用於需要傳遞扭矩與軸向力的固定聯接,例如大型齒輪的齒圈與輪轂的聯接。

  過渡配合 可能具有間隙或過盈的配合。這時孔的公差帶與軸的公差帶相互交疊。圖1中孔尺寸

,軸尺寸 。最大間隙為0.019毫米,最大過盈為0.015毫米。

  過渡配合用於保證定心良好又能拆卸的精密定位聯接,例如滾動軸承內徑與軸的聯接。

  配合公差 允許間隙或過盈的變動量。對於間隙配合,配合公差等於最大間隙與最小間隙之代數差;對於過盈配合,配合公差等於最小過盈與最大過盈之代數差;對於過渡配合,配合公差等於最大間隙與最大過盈之代數差。圖1的3種配合中配合公差皆為0.034毫米。配合公差又等於相互配合的孔公差與軸公差之和,它說明這一配合松緊的允許變動范圍。

  基準制 基孔制和基軸制的統稱。基孔制指基本偏差為一定的孔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軸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圖2a)。基軸制指基本偏差為一定的軸的公差帶,與不同基本偏差的孔的公差帶形成各種配合的一種制度(圖2b)。基本偏差指上、下偏差中絕對值小的這一偏差,由它決定公差帶的位置。規定基準制的目的在於滿足機械產品多種配合性能要求的條件下避免實際選用的孔、軸極限尺寸種類過於繁多。對孔進行精密加工和測量都比軸困難,往往需要使用定值刀具(例如拉刀、鉸刀等)。

  采用基孔制能夠減少定值刀具的規格種類,為加工帶來很大方便,所以除某些標準件和特殊情況需要采用基軸制外,一般較多采用基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