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帶波紋的傘形板作為傳熱元件的換熱器。傘板換熱器是中國和瑞典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各自獨立創制的,分為蛛網式(圖1)和蜂螺式(圖2a)兩種。它的結構基本上與板式換熱器相同,由一對端板(頭蓋、底板)和許多傘形板片疊加成的板束構成,整個設備由支座支承。冷、熱流體(A、B流體)分別流過板束中奇數層或偶數層間,並借助板片間的異形密封墊片而不相混、不外漏。流體在板間的流動方式是:蛛網式沿傘面成對角流;蜂螺式在板片疊加後形成的螺旋通道中成螺旋流(圖2b)。板片一側的流流體由邊緣流向中心,而另一側的流體則由中心流向邊緣,呈純逆流流動。傘板上的波紋是根據強化傳熱、增加相鄰板片疊加的接觸點、提高承壓能力的原則設計的。除蛛網、蜂螺波紋以外還有復波等形式的波紋。板片可用碳鋼、不銹鋼、銅合金、鋁合金和工業純鈦制成,單片傳熱面積為0.07~0.68米2

  傘板換熱器的特點是:①板片用旋壓成形,不需要大型沖壓設備和昂貴的大型沖壓模。②傳熱效能優於管殼式換熱器,蜂螺式傘板換熱器用於水-水換熱時傳熱系數為2.3~4.7kW/(m2.℃)。③拆卸、清洗方便,板片增減自如,能適應傳熱面積的變化。④蜂螺式的一個螺旋通道長度可達30餘米,而截面積僅有40~70毫米2,因而在流量小,傳熱面積大的情況下有很高的流速。傘板換熱器適用於小流量、小溫差、高粘度流體的換熱。它的缺點是:密封周邊長,易泄漏;受墊片材料性能限制,不耐高溫、高壓,通常工作溫度低於120℃,工作壓力在1兆帕以下;流體阻力大。

  在中國,有1~80米2的各種傘板換熱器,用於潤滑油冷卻、溶劑生產的餘熱回收、建築采暖的供熱、雙水內冷發電機轉子的冷卻、印染工業糊精制造的加熱和米酒等食品加工的急冷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