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組織和協調給水系統各組成部分之間的運行管理,以確保供水安全、提高服務品質和降低運行費用。對大型的、複雜的多水源給水系統,調度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中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都有幾個水源和給水處理廠。在用水高峰時,各水源和處理廠一般都按最高能力供水;在非高峰用水時,它們都有餘力,使供水有調度的餘地。水質有差別時,宜優先採用優質水;耗能不同時,宜先採用低能耗水源,例如優先採用重力流或靠近用水中心水源。多用途水源要考慮全局,統籌調度。給水管網中有水的調節構築物物和增壓泵站時,水庫的儲水調節和水泵的運行要同整個給水系統的工作協調,以保證管網中水壓適度,耗能較少。

  給水系統的調度建立在各組成部分工作情況的信息上。調度中心應及時地充分地掌握有關水質、水壓、流量、電源、電耗等參數的數據,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決定。出現事故(例如電源中斷、水管爆裂、設備失靈、水源意外污染等)時,要及時采取措施避免或減輕不利影響。給水調度需要在水源、給水處理廠和管網樞紐點設置各種有關儀表和通信手段。給水系統常分級調度,各組成部分各自進行運行調度,同時向總調度中心輸送信息,接受指令。調度中心應對給水系統運行期間所積累的技術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以便從中找出各組成部分和整個系統的工作規律,並據以研究和制訂調度方案。這些數據不但可以供本系統作改進工作的依據,而且可以供新建工程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