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液態金屬引入 鑄型型腔而在鑄型內開設的通道。澆註系統(見圖)包括:①澆口杯。承接澆包倒進來的金屬液,也稱外澆口。②直澆口。聯接外澆口和橫澆口,將金屬液由鑄型外面引入鑄型內部。③橫澆口。聯接直澆口,分配由直澆口來的金屬液流。④內澆口。聯接橫澆口,向鑄型型腔灌輸金屬液液。

  澆註系統的作用是:控制金屬液充填鑄型的速度及充滿鑄型所需的時間;使金屬液平穩地進入鑄型,避免紊流和對鑄型的沖涮;阻止熔渣和其他夾雜物進入型腔;澆註時不卷入氣體,並盡可能使鑄件冷卻時符合順序凝固的原則。內澆口的總截面積、橫澆口的總截面積和直澆口的總截面積是澆註系統的重要參數。根據內澆口、橫澆口、直澆口的各自總截面積的比例不同,澆註系統分為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這裡所說的截面積都是指與液流方向垂直的最小截面面積。當內澆口的總截面積最小時,澆註開始後整個澆註系統很快就充滿瞭金屬液,有利於阻止熔渣及夾雜物進入型腔,這種澆註系統通常稱為封閉式澆註系統,一般都優先采用。當橫澆口或直澆口的總截面積小於內澆口的總截面積時,澆註過程中金屬液不會完全充滿澆註系統,這種澆註系統通常稱為開放式澆註系統,僅在特殊工藝采用。

  澆口杯的作用是將澆包傾註的液態金屬導入直澆口。小型鑄件的澆口杯大都為漏鬥形,上口的直徑應是直澆口的2倍以上,而且一般都在造型時直接在鑄型上做出。中型以上的鑄件,澆口杯常為盆形,一般都單獨做出後置於鑄型上面。質量要求高的鑄件還要在澆口杯中設置特殊的集渣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