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少各類機械中不需要的機械振動的措施。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常常採取僅使機械中某關鍵部位的和某頻率範圍內的振動衰減的措施,因此振動不能完全消除。一般的減振措施有減小激勵作用、避開共振區、增加阻尼和使用減振器。

  ①減小激勵作用:減小激勵就能減小振動。如電動機、高速旋轉軸和往復運動的連桿、活塞等,在運動中由於不平衡而產生的週期性慣性力,常是產生受迫振動的主要根源。按要求對這些運動件進行動平衡即可減小振動。

  ②避開共振區:若由於設計和制造不當,機械出現瞭共振,隻有避開共振區才能有效地減小振動。為此,常在機械的適當部位增設筋條以提高系統固有頻率,或增加質量塊以降低系統固有頻率,也可改變機械的激勵頻率而避開共振區。

  ③增加系統阻尼:有些機械的振源不止一個,激勵頻率較多。或雖然隻有一個振源,但激勵頻率經常改變,僅調整剛度或質量還可能產生新的共振。若增加系統的阻尼,便可在較寬的頻率范圍內減小振動。如箱體件經常產生頻率范圍很寬的受迫振動,其中有很多階共振,同時產生強烈的噪聲(見機械噪聲)。在這類零部件表面粘上一層粘彈性材料如橡膠等,即可增加其阻尼,有效地抑制高頻部分各階共振。

  ④使用減振器:在有些情況下可使用減振器。常用的減振器有:阻尼減振器,利用附加阻尼裝置耗散振動能量;沖擊減振器,利用附加質量反復沖擊振動體減小振動;動力減振器,在所要求的頻率范圍內,利用減振器中的輔助質量產生與作用於原系統的激勵相反的力,使能量轉移,減小振動;擺式減振器,利用擺體的動力對扭振系統作功以減小扭轉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