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對擺線齒輪組成的齒輪傳動。擺線齒輪的齒廓由內擺線或外擺線組成(圖中)。滾圓S在節圓OJ1外面滾動形成齒頂曲線bc,在節圓OJ2內面滾動形成齒根曲線aa′;同樣,,滾圓QOJ1內面滾動形成齒根曲線bb′,在OJ2外面滾動形成齒頂曲線ad。這樣的輪齒接觸傳動相當於一對大小為OJ1OJ2的摩擦輪互相滾動。擺線齒輪傳動大多用於鐘表和某些儀器,與一般齒輪傳動相比,它的特點是:①傳動時一對齒廓中凹的內擺線與凸的外擺線嚙合,因而接觸應力小,磨損均勻;②齒廓的重合度較大,有利於彎曲強度的改善;③無根切現象,最少齒數不受限制,故結構緊湊,也可得到較大的傳動比;④對嚙合齒輪的中心距要求較高,若不能保證輪齒正確嚙合,會影響定傳動比傳動;⑤這種傳動的嚙合線是圓弧的一部分,嚙合角是變化的,故輪齒承受的是交變作用力,影響傳動平穩性;⑥擺線齒輪的制造精度要求較高。

  

擺線齒輪傳動分內外嚙合和齒條嚙合兩種。齒條的齒頂和齒根都是滾圓在直線上滾成的擺線。這種傳動還有一些變形齒廓(圖中)。滾圓尺寸對齒根曲線有影響。齒廓Ⅰ的滾圓小,齒根部兩側曲線外伸;齒廓Ⅱ的滾圓直徑恰等於節圓半徑,內擺線變成一條節圓的半徑線。如果再用圓弧代替齒頂的外擺線,輪齒即變成圓和直線的組合,加工就很方便,可用成形銑刀 銑削或用 沖壓等方法制造。針輪傳動(圖中)的節圓 O J2同時作為齒輪1的滾圓,另一滾圓半徑為零。當 O J2O J1上滾動時,圓周上一點 a在齒輪1上畫外擺線,但由於輪齒要傳遞運動和力, a點要用圓銷來代替。這時 aa′隻是齒輪1的理論齒廓,它的實際齒廓是圓銷中心在 aa′上運動時所形成的一條等距曲線。如果節圓 O J2的半徑變為無窮大,針輪變為帶有圓柱輪齒的齒條,這時齒輪1的齒廓便變為 漸開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