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焊接和冶金專傢,蘇聯科學院院士。Ε.Ο.巴頓之子。1918年11月27日生於基輔,1941年畢業於基輔工學院,1942~1950年在烏克蘭科學院的電焊研究所任研究員、實驗室主任,1950~1953年任副所長,1953年開始始任所長。他領導創造瞭電渣焊,解決瞭大型高壓容器、海洋船舶的大部件和水輪發電機等的生產問題。他在采用先進的焊接方法方面進行瞭大量工作,並為蘇聯發展焊接科學技術制訂瞭各種綜合性的規劃,著有《電渣焊》、《電弧焊和電渣焊的電氣設備》等多種著作。他還提出電渣重熔法,這是提高特種鋼和合金質量的新方法。巴頓領導瞭在特種熔煉裝置中應用焊接熱源的研究工作,並建立瞭優質冶煉新領域,即特種電冶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