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價值形式比較建築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消耗和成果的管理方法。建築企業運用與商品價值有關的經濟指標,進行記帳、計算和分析,核算企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消耗以及生產經營成果,保證以企業的收入抵償支出,並獲得盈利。

  在中國,建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層單位,對公有的生產資料有獨立經營使用的權利,並形成國傢統一領導與企業相對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關係,企業之間分工協作與等價交換的關係,企業與職工之間各盡所能與按勞分配的關係,這些關係體現現瞭國傢、企業、職工個人三者之間經濟上的責任、權利、利益的關系。社會主義國傢用法令、制度形式把經濟核算關系肯定下來,稱為“經濟核算制”。

  內容 主要包括:①生產消耗的核算,即對生產經營中人、財、物消耗的計算、對比、分析、檢查,如對職工工資總額、職工人數及構成、工資水平、勞動生產率、工時利用、工資產值率、固定資產折舊、材料消耗、裝備生產率、機械利用率等分項核算,並全面核算成本和成本降低額。②生產成果的核算,即對工作量、工程量、竣工產值(商品產值)、凈產值、工程質量、工期、合同履約情況等進行記錄、計算、對比、分析和檢查。③資金的核算,即計算和分析流動資金周轉率、產值資金率、流動資金利潤率、固定資金利潤率等。④財務成果的核算,即計算分析資金利潤率、成本利潤率、工資利潤率、產值利潤率、人均利潤及上繳稅金和利潤等。

  組織 一般分為三級核算單位:①實行經濟核算制的建築企業(公司)為獨立經濟核算單位。國傢賦予法人地位,擁有獨立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獨立計算盈虧,有獨立的資金平衡表,在銀行有結算帳戶,有權對外簽訂經濟合同,對內制訂內部經濟核算辦法和內部結算價格,對所屬生產單位下達各項技術經濟指標並負責物資技術、生產機具等的供應。②企業所屬的工區(工程處)、廠(站)為內部經濟核算單位,不作為經濟法人,不能獨立對外(企業特別指定者除外),無權建立獨立的會計制度,隻能在企業(公司)統一會計制度控制下實行內部經濟核算,執行企業規定的會計制度和下達的指標,計算本單位的盈虧。內部經濟核算是企業核算的重要環節。③企業所屬的施工隊(工地)、車間(工段)為基層核算單位,一般隻核算實物工程量、產量、質量、工料消耗、機械使用等指標。但在實行施工隊包工制的單位也同時核算價值指標,計算包工隊的盈虧。

  班組核算是企業經濟核算的基礎,屬於群眾性的核算。本著幹什麼、管什麼、算什麼的原則,確定核算內容。它具有簡明性、群眾性的特點,指標簡便易行,核算結果作為評比計獎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