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焊接專傢和橋樑建築專傢,烏克蘭科學院院士。1870年3月4日生於法國尼斯,1953年8月12日卒於基輔。巴頓1896年畢業於彼得堡公路工程學院,1898年開始先後在莫斯科工程學院、基輔工學院任教。1929年巴頓開始研究電焊焊,1930年組建瞭焊接試驗室。1934年試驗室改建為電焊科學研究所,他任所長。1945年研究所被命名為巴頓研究所。在焊接方面巴頓主要研究焊接過程的自動化、創立熔劑層下的焊接方法和提出焊接的強度等問題,並探討特種鋼的焊接方法和在工業中推廣新的焊接方法。在他的參與下設計並制成第一批焊接生產自動線,研制出自動焊接裝置,創造管道和容器等的焊接方法。1953年,他領導在基輔建造瞭一座通過第聶伯河的全焊接結構的橋梁,並以巴頓的名字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