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物學傢,1903年10月10日生,浙江鎮海縣人。早年留學德國,1928年獲德國蒂賓根大學自然科學博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30~1950年在浙江大學生物系任教授、系主任及理學院院長。1950~1954年任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所研究員。1954~1958年任中國科學院上海及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所長。1958年以後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

  貝時璋從20年代起一直從事實驗生物學的研究,對動物個體中細胞的常數、分裂,動物的再生以及性轉變等生命活動規律,均作過多方面的研究。他曾對鰻形線蟲(Anguillula aceti)、臂尾輪蟲(Brachionus pala)、幹吻蟲(Stylaria fossularis)的再生、細胞分裂與細胞常數,南京豐年蟲(Chirocephalus nankinensis)的中間性(intersex)與性轉變問題,線蟲(Cosmocercasp.)染色體的結構和行為等問題發表瞭多篇論文。他曾在早期雞胚中發現其成上層和成下層細胞內卵黃顆粒有處於不同變化時相的形態。在離體培養條件下也可觀察到卵黃顆粒的各種發育階段,並發現卵黃顆粒的低滲釋放物或提取物中含有染色質狀結構。他還觀察到從受精到孵育12小時的雞胚,其DNA量與胚下表層卵黃的DNA量有平行增加的趨勢。他在豐年蟲的中間性研究中也觀察到卵黃顆粒中除含有DNA外,還有組蛋白成分,並在小鼠的骨髓細胞培養中見到有爆發性細胞增生現象。他根據這些事實認為:在生物體內除瞭細胞分裂外,當原料和條件具備時,也可能在一定部位(細胞內或細胞間)逐步形成完整的細胞。他的這一“細胞重建”的見解受到國內外生物學界的註意,並引起瞭有益的討論。

  貝時璋從事生物學教學和研究工作50餘年,培養瞭大批專業人才。30年代他創辦瞭浙江大學生物系,50年代參與瞭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和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創建工作。他先後擔任過《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副主編,中國動物學會、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編委會主任。197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為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