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形目秧雞科骨頂屬的1種。又名骨頂雞。除中、南美洲以外,廣泛分佈在世界各地。外形似雞,體長約400~430毫米,體重約600~800克。通體近黑色,翅與尾羽沾褐,下體暗灰褐色。前額至嘴基有1塊大形白色角質額板,為本種的顯著特徵。嘴尖灰褐,基部淡紅。脛部橙黃,腿和腳暗鉛綠色,各趾緣具有分離的黑色瓣狀蹼膜,適於遊泳時劃水以及在泥沼中涉行。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鳥的額板較窄小。

  棲息於內陸水域的水草茂密地區,習性似野鴨,善遊泳和潛潛水。啄食水生植物、魚類和小型水生動物,也吃植物種子以及水稻、高粱等谷物。繁殖期間,雌雄共同在距水面不高處將水草彎折、編成盤狀巢。每窩產卵6~9枚。卵土黃色,上佈紫色、灰褐色和黑褐色疏斑。雌雄共同孵卵,經20餘天出雛。雛為早成性,體披黑色絲狀絨羽,頭和翅上雜有白色。雛鳥出殼後即能隨雙親遊泳覓食。遷徙和越冬時集結成百上千隻的大群。

  本種在中國分佈的為指名亞種(Fulica a.atra),是長江流域以北廣大地區的夏候鳥。遷徙時途經中國大部地區,在華南各省越冬。由於數量眾多,肉質鮮美,是有較大經濟價值的獵禽。